TOP

采血后手臂淤青,冷敷,热敷如何选?

2025-02-14 17:3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满心期待地完成采血检查,本以为一切顺利,结果采血后手臂却出现了一块淤青,不仅影响美观,还隐隐作痛。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往往会很困惑,到底该冷敷还是热敷来缓解呢?

一、采血后手臂淤青是怎么形成的

要解决淤青问题,首先得搞清楚它是怎么来的。采血时,护士会用针头扎进我们的静脉血管来抽取血液。正常情况下,采血结束后,针眼会迅速闭合,血液不会外渗。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血液会从血管里渗出来,跑到周围的组织中,这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淤青。

常见的原因如按压不当,采血结束后,需要用棉签或纱布按压针眼,要是按压时间太短、力度不够,或者按压的位置没对准,血液就容易渗出来。采血过程中,如果针头在血管里反复进出,或者对血管壁造成了比较大的损伤,也会增加淤青出现的几率。另外,有些人的凝血功能不太好,血液凝固得慢,就更容易出现淤青。还有些人血管比较细、比较脆弱,采血时血管容易破裂,淤青也就更容易找上门来。

二、冷敷和热敷的作用原理及区别

冷敷主要是通过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让血管收缩,减少血液的渗出,从而达到减轻肿胀和疼痛的效果。就好比我们不小心扭伤了脚,用冰袋敷在扭伤的地方,很快就能感觉到肿胀和疼痛减轻了。冷敷还能抑制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进一步减轻疼痛感。

热敷则是通过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让血液流动得更快,这样就能加速淤血的吸收和消散。就像给身体受伤的部位“加油打气”,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

三、冷敷与热敷的选择时机

那采血后手臂淤青,到底该选冷敷还是热敷呢?这得看采血后的不同阶段。

1.采血后24-48小时内:优先冷敷

采血后的一两天内,是处理淤青的关键时期,这时候要以冷敷为主。因为采血后血管壁可能会有一些微小的损伤,血液还在不断渗出,冷敷能让血管收缩,减少血液的渗出,同时还能缓解疼痛和肿胀。

具体步骤:

准备工具:可以准备冰袋,如果没有冰袋,用毛巾包裹冰块也行。

操作方法:把冰袋或用毛巾包好的冰块敷在淤青的部位上方,注意不要让冰袋或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不然可能会冻伤皮肤。每次冷敷15-20分钟,然后间隔1-2小时可以再敷一次。如果皮肤感觉太凉了,可以适当缩短冷敷时间,或者增加间隔时间。

2.48小时后:热敷促进恢复

采血48小时后,淤青就进入了恢复期,这时候热敷就能派上用场了。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淤血更快地被吸收和消散。

具体步骤:

准备工具:可以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如果用热毛巾,要注意拧干水分,避免水滴落;如果用热水袋,要检查是否有漏水的情况。

操作方法:把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淤青的地方,温度以皮肤感觉温暖舒适为宜,不要太烫,以免烫伤皮肤。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以热敷2-3次。在热敷的过程中,如果感觉温度降低了,可以及时更换热毛巾或给热水袋重新加热。

四、冷敷与热敷的注意事项

冷敷注意事项

避免冻伤:冷敷时一定要用毛巾等物品隔开冰袋或冰块和皮肤,防止皮肤被冻伤。如果冷敷后皮肤出现发红、疼痛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冷敷。

控制时间:冷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5-20分钟即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下一次冷敷,给皮肤一个适应的过程。

观察反应:冷敷后要观察淤青的变化情况,如果淤青没有减轻或者反而加重了,要及时就医。

热敷注意事项

防止烫伤:热敷的温度要适中,可以先用手背试一下温度,感觉温暖不烫再敷在淤青处。如果热敷过程中皮肤出现发红、起泡等情况,要立即停止热敷。

注意卫生:如果用热毛巾热敷,要保证毛巾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结合情况:热敷虽然能促进恢复,但如果淤青处有伤口或者皮肤破损,就不能热敷,以免加重感染。

五、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采血后手臂淤青面积比较大,或者疼痛比较明显,除了进行冷敷或热敷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抬高患肢:可以把淤青的手臂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淤青的变化情况,如果淤青在几天内没有减轻,或者出现了发热、红肿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采血后手臂淤青比较常见,掌握了正确的冷敷和热敷方法,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王焕/张玉乾/刘畅畅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护理(采血室) 检验科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