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历过突然袭来的胸痛?像被巨石压迫,又似电流窜过胸腔?如果这种疼痛频繁发作、毫无规律,甚至在休息时突然 “袭击”,那你必须警惕 —— 这可能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出的危险信号!作为冠心病的 “急先锋”,不稳定型心绞痛比普通心绞痛更致命,若错过关键预警,随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今天,就带你破解不稳定型心绞痛「不按套路来」的五大危险信号。
信号一:疼痛时间打破 “常规”
普通心绞痛发作时间通常较短,一般在 3 - 5 分钟,很少超过 15 分钟,且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能迅速缓解。然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疼痛时间却 “不按常理出牌”,它的发作时间往往更长,可达 20 分钟以上 ,甚至持续不缓解。就像 58 岁的王先生,某天夜里突然感觉胸口像被老虎钳紧紧夹住,疼痛持续了近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也无济于事,送到医院才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这种长时间的疼痛,意味着心脏血管的堵塞情况正在恶化,心肌缺血程度加剧,随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信号二:疼痛频率大幅增加
稳定型心绞痛通常有较为固定的诱发因素和发作频率,比如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后才会发作,且发作次数相对稳定。但不稳定型心绞痛却 “不讲道理”,它的发作频率会突然大幅增加。原本每周发作 1 - 2 次,可能突然变成每天发作,甚至一天内多次发作。45 岁的李女士,平时只是在爬楼梯时偶尔感觉胸痛,可最近一周,即使只是轻微活动,甚至在安静坐着时,胸口也会突然疼痛,这就是典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变的表现,说明心脏血管内的斑块可能变得不稳定,随时有破裂的风险。
信号三:疼痛程度 “升级加码”
普通心绞痛的疼痛一般为轻至中度,像是胸口被轻微压迫或闷胀感。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疼痛程度却会显著加重,患者常形容为 “压榨性”“窒息性” 疼痛,仿佛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62 岁的张大爷就曾经历过这种 “地狱般” 的疼痛,他说那种感觉就像被人用拳头狠狠捶打胸口,同时还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症状。这种剧烈的疼痛是心脏在发出紧急求救信号,提示心肌缺血已经非常严重,必须立即就医。
信号四:疼痛诱因 “消失不见”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往往与体力活动、情绪波动等明确诱因相关,只要避免这些诱因,症状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不稳定型心绞痛却打破了这个规律,它可能在休息时、睡眠中毫无征兆地突然发作。比如有人在深夜熟睡时,会被胸口的剧痛惊醒;有人在安静看电视时,突然感觉胸口闷痛难忍。这是因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即使没有明显的外界刺激,斑块也可能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引发心绞痛。这种无诱因发作的情况,更具隐蔽性和危险性,需要格外警惕。
信号五:疼痛范围 “四处扩散”
普通心绞痛的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胸骨后或心前区,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疼痛范围却会 “四处扩散”。除了胸口疼痛,还可能放射至肩部、手臂、颈部、下颌、背部等部位,甚至出现上腹部疼痛,容易被误诊为胃痛。38 岁的赵先生就曾因上腹部剧烈疼痛,以为是胃病发作,自行服用胃药后症状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送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疼痛放射到了上腹部。所以,当出现这些部位的疼痛,尤其是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排查是否是心脏问题。
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这一 “健康杀手”,识别危险信号只是第一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立即停止活动,原地休息,并尽快呼叫急救人员。同时,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记住,心脏的每一次 “呼救” 都不容忽视,重视这些危险信号,就是为生命筑起坚实的防线。
(郎春霞 济源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