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急救措施

2025-06-13 17:1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凌晨三点,58 岁的李大叔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他想喊老伴,却发现自己嘴巴不受控制,吐字含糊不清,右侧的胳膊和腿也使不上劲,连翻身都做不到。慌乱的老伴赶紧拨打 120,医生在救护车上快速评估后,判断李大叔很可能是脑梗死,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幸运的是,李大叔在黄金时间内接受了溶栓治疗,最终脱离危险,仅留下轻微后遗症。李大叔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脑梗死早期识别与急救的重要性。在我国,脑梗死已成为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每 12 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脑梗死属于脑卒中的一种),每 21 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掌握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急救措施,不仅是医学知识,更是能拯救生命的生存技能。 

一、脑梗死:大脑 “断粮” 的危机 
脑梗死,俗称 “脑梗”,它的发生就像城市突然停水停电一样,是由于大脑的血管被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我们的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 2%,却消耗着全身 20% 的氧气和葡萄糖。一旦脑血管被血栓堵塞,就如同切断了大脑的 “生命线”,脑细胞会以每分钟 190 万个的速度死亡,且这些损伤几乎不可逆转。 

造成脑梗死的 “罪魁祸首” 主要有血栓。血栓可能来自心脏,比如房颤患者心房内形成的血栓脱落;也可能是脑血管本身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会加速血管病变,大大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脑梗死。 

二、争分夺秒:脑梗死的早期识别 
脑梗死的治疗有 “时间就是大脑” 的说法,在发病后的 4.5 - 6 小时内,是进行溶栓、取栓等有效治疗的黄金时间。一旦错过,患者致残、致死的风险将大幅增加。因此,早期识别脑梗死症状尤为关键。 

(一)“120” 口诀:快速识别的利器 
“120” 口诀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脑梗死快速识别方法,简单易记,适合普通大众掌握。 

“1” 代表 “看到 1 张不对称的脸”:观察患者的面部是否对称,让患者微笑或做露齿动作,一侧嘴角是否下垂、歪斜,如同 “嘴角挂不住笑”。 

“2” 代表 “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让患者双手平举,保持 10 秒钟,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法抬起,或抬起后迅速下垂,就像 “手臂突然没了力气”。 

“0” 代表 “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与患者交流,询问其今天吃了什么、在哪里等简单问题,观察患者是否言语不清、表达困难,说话含糊得像 “嘴里含着棉花”。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任何一个症状,就高度提示可能发生了脑梗死,必须立刻拨打 120 急救电话。 

(二)其他早期症状 
除了 “120” 口诀对应的症状,脑梗死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表现: 

突发头晕、眩晕:患者会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恶心呕吐,这是因为脑梗死影响了大脑中与平衡相关的区域。 

眼前黑蒙:突然出现单眼或双眼短暂性视力丧失,眼前一片漆黑,几秒钟或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这可能是供应眼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堵塞。 

吞咽困难:吃东西或喝水时感觉吞咽费力,甚至出现呛咳,这是由于脑梗死影响了控制吞咽功能的神经。 

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睡,严重时可陷入昏迷,呼唤患者时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 

当发现这些症状时,同样要警惕脑梗死的发生,第一时间采取行动。 

三、分秒必争:脑梗死的急救措施 
(一)立即拨打 120 
一旦怀疑发生脑梗死,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不要抱有 “再观察观察” 的侥幸心理。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向调度员清晰描述患者的症状、所在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如果患者身边还有其他人,可以让一人到小区门口或路边显眼处等待救护车,以便快速引导医护人员找到患者。 

(二)正确摆放患者体位 
在等待救护车期间,让患者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患者呕吐时,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如果患者有假牙,应取出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尤其不要剧烈摇晃患者头部,以免加重脑部损伤。 

(三)避免错误急救行为 
有些家属在慌乱中可能会采取一些错误的急救措施,反而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比如,掐人中、针刺十指放血等方法,不仅没有科学依据,还可能延误治疗时机,甚至造成皮肤感染。此外,不要给患者喂水、喂药,因为脑梗死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喂水喂药容易导致呛咳、窒息。 

(四)配合医生检查与治疗 
救护车到达后,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检查,如测量血压、心电图、采集病史等。家属要尽可能详细、准确地向医生提供患者的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发病时间、症状变化等信息,这有助于医生快速做出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到达医院后,患者需要进行头颅 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评估脑梗死的部位、范围。如果患者符合溶栓或取栓治疗的指征,医生会向家属详细说明治疗的必要性、风险和获益,家属应尽快做出决定。溶栓和取栓治疗是目前脑梗死早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开通堵塞的血管,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细胞,但这些治疗有严格的时间窗和适应证,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四、预防胜于治疗:远离脑梗死的威胁 
虽然脑梗死发病急,但通过积极预防,可以大大降低发病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坚持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持规律作息。 

控制基础疾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将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定期体检:40 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脑梗死家族史、肥胖、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应定期进行体检,检查颈部血管超声、脑血管造影等,以便早期发现血管病变,及时干预。 

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急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掌握 “120” 口诀,记住正确的急救措施,不仅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更有可能改写患者的命运。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是远离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希望每个人都能将这些知识牢记于心,在关键时刻,成为守护生命的 “急救英雄”。 

(郭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