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精准 “烧死” 癌细胞 —— 揭秘射频消融术在肺、肝肿瘤治疗中的神奇应用

2025-03-10 15: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癌症这个可怕的病魔袭来,人们总是在寻找更有效、更微创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肺和肝脏肿瘤的治疗领域大放异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射频消融术的世界,了解它如何在肺和肝脏中发挥作用。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的原理,简单来说就像用 “高温熨斗” 烫平褶皱一样,只不过它针对的是肿瘤细胞。医生会将一根特制的射频电极针,在影像设备(如超声、CT 等)的引导下,精准地插入肿瘤组织内。然后,电极针会释放高频交流电,在肿瘤组织内产生摩擦热,使局部温度迅速升高到 60℃ - 100℃ 。在这样的高温下,肿瘤细胞内的蛋白质会迅速变性凝固,细胞结构被破坏,从而达到 “烧死” 肿瘤细胞的目的 ,而周围正常组织由于受热范围小,受到的损伤也非常有限。

射频消融术在肺部肿瘤的应用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如果因为高龄、心肺功能差等原因无法耐受手术切除,或者是多发的肺部小结节,射频消融术就成了一个理想的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 CT 扫描清晰地定位肺部肿瘤,将电极针准确穿刺到肿瘤内部。

相比传统的开胸手术,射频消融术创伤极小,患者皮肤上仅有一个针眼大小的创口,术后恢复快,一般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 。而且,它对患者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低,让更多无法手术的患者也能获得有效的治疗。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肺部转移瘤,射频消融术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病灶,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的应用

肝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超声或 CT 的引导下,医生能够避开重要的血管和胆管,将电极针准确送达肿瘤处。

对于小于 3 厘米的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与手术切除相当,五年生存率较高。而且,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射频消融术对肝脏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更快 。此外,对于一些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还可以与介入治疗、靶向治疗等联合应用,起到缩小肿瘤、控制病情进展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射频消融术的优势与局限

射频消融术的优势显而易见。除了微创、恢复快、对身体条件要求低之外,它还可以重复进行。如果肿瘤复发,患者依然可以选择再次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同时,治疗费用相对传统手术和一些新型抗癌疗法也更为经济实惠。

然而,射频消融术也并非万能。对于较大的肿瘤(一般直径大于 5 厘米),由于难以做到完全消融,效果可能不如手术切除 。而且,它不适用于肿瘤位置特殊,靠近大血管、重要器官,或者肿瘤已经发生广泛转移的患者。此外,术后也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需要患者定期进行复查监测。

术后注意事项

接受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穿刺部位出血。饮食上,要保持清淡、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及时发现是否有肿瘤残留或复发 ,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射频消融术以其精准、微创的特点,为肺和肝脏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它将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更多患者战胜病魔,重获健康生活。

(赵伟 永城市人民医院 放射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