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不开刀也能“烧死”肿瘤?揭秘射频消融如何成为癌症微创治疗新利器!

2023-09-14 17: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癌症治疗的领域中,传统手术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创伤和风险,让许多患者心生畏惧。然而,如今一种名为射频消融的技术正悄然兴起,为癌症患者带来了不开刀也能“烧死”肿瘤的新希望,成为癌症微创治疗的一把新利器。

射频消融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一神奇效果的呢?射频消融术(RFA)是通过超声或CT引导,将消融电极针精准穿刺至肿瘤内部,释放高频电流产生高温,使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同时避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整个过程就像是在肿瘤内部进行了一场精准的“高温围剿”,将癌细胞一网打尽。

与传统的手术切除相比,射频消融具有诸多显著优势。首先,它无需大面积切开皮肤和组织,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创伤和痛苦。对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其次,射频消融对身体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轻了患者自身与家庭方面的负担。而且,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医生能够精确地将射频电极送达病变部位,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治疗过程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大降低。

在临床应用中,射频消融展现出了广泛的适应症。它主要应用于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对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尤为显著。此外,射频消融还可以作为手术前或手术后的辅助治疗,用于减轻症状、缩小肿瘤体积或预防复发。无论是初期癌症患者,还是中晚期不适合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患者,射频消融都能为他们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射频消融的操作过程相对简便。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确定适应症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然后,在消毒和局部麻醉后,将导引针插入到肿瘤内部,确保准确的定位。接下来,通过导引针插入射频电极,以特定的功率,将肿瘤组织加热至所需的温度并持续一定的时间。最后,通过监测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在影像学上的变化,来确认治疗效果。整个过程完全在影像设备的精准引导下进行,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当然,射频消融也并非完美无缺。它的治疗效果可能受到肿瘤位置、大小和形态的限制,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伤害周围结构等。而且,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需要长期随访才能评估。但总体而言,这些局限性和风险并不能掩盖射频消融在癌症治疗中的巨大优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射频消融有望在癌症治疗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它为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种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的全新治疗选择,让更多的患者看到了战胜癌症的希望。相信在未来,射频消融这一癌症微创治疗的新利器,将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福音,帮助他们重获健康。

(张旭 安阳市人民医院 放射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