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中,心力衰竭(简称 “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被称为 “生命的绊脚石”。而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心衰被归属于 “心水”“喘证”“水肿” 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心、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面对这一复杂病症,中医康复以其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特色,为患者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康复之路。其中,药膳调理与运动锻炼双管齐下的方式,不仅能从内部滋养身体,还能从外部增强体质,帮助患者逐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中医对心衰的认知
中医认为,心衰的发生主要源于心气不足、心阳亏虚。心脏如同人体的 “发动机”,心气充沛则推动血液运行正常,若心气不足,心脏的动力减弱,血液运行就会不畅,进而导致瘀血阻滞;心阳亏虚时,心脏温煦功能下降,就像阳光不足无法驱散阴霾,水液代谢也会出现紊乱,引发水肿、气喘等症状。同时,肺主气、司呼吸,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代谢,心功能的失调会影响到肺、脾、肾的功能,形成恶性循环。例如,脾失健运,水湿内生,上凌于心肺,会加重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和水肿;肾不主水,水液泛滥,也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中医治疗心衰注重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恢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
二、药膳调理:药食同源的滋养
中医素有 “药食同源” 的理念,通过合理搭配食材与药材制作药膳,既能满足味蕾享受,又能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对于心衰患者而言,药膳是温和且有效的康复手段。
(一)温补心阳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生姜能温中散寒,羊肉则是温补佳品。将当归 15 克、生姜 30 克、羊肉 250 克洗净切块,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 2 小时,直至羊肉熟烂。此汤适合心阳不足型心衰患者,常表现为心悸、气短、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等症状。当归与羊肉协同温补气血,生姜可增强温通之力,帮助患者驱散体内寒气,提升心阳,改善血液循环。
(二)利水消肿的冬瓜赤小豆汤
冬瓜是天然的利尿剂,能清热利水;赤小豆也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作用。取冬瓜 500 克去皮切块,赤小豆 30 克提前浸泡,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赤小豆熟烂即可。对于伴有水肿症状的心衰患者,这款汤品是绝佳选择。它通过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症状,同时还能改善患者因水湿内停导致的身体困重、食欲不振等问题。
(三)益气养心的桂圆莲子粥
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莲子能养心益肾、健脾止泻。将桂圆肉 15 克、莲子 20 克、粳米 100 克洗净,一同煮粥。此粥适合心气不足型心衰患者,可改善患者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等症状。桂圆与莲子搭配,既能滋养心气,又能安神定志,帮助患者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提升睡眠质量,从而增强身体的恢复能力。
在制作药膳时,心衰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病情,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膳,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运动锻炼:动静结合的康复
除了药膳调理,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心衰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中医强调 “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心衰患者的运动需遵循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达到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耐力的目的。
(一)八段锦:柔和缓慢的全身运动
八段锦是传统中医养生功法,动作柔和缓慢,运动量适中,适合大多数心衰患者。其功法共八节,每节动作对应不同的脏腑经络,通过肢体的伸展、屈伸、旋转等动作,配合呼吸,能够调节气血运行,增强心肺功能。例如,“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通过双手上托,拉伸全身,可调节三焦气机,促进水液代谢;“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通过头部和腰部的旋转摆动,可疏通经络,调节心气。心衰患者练习八段锦时,每次可进行 15 - 30 分钟,每周 3 - 5 次,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
(二)太极拳:行云流水的身心调和
太极拳以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深受广大患者喜爱。它强调以意导气,以气催形,动作圆活连贯,能够使全身肌肉、关节得到放松和锻炼,同时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对于心衰患者来说,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还能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建议患者选择简化 24 式太极拳,每次练习 20 - 30 分钟,每周进行 3 - 4 次,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规范和呼吸的配合,避免过度用力。
(三)散步:简单易行的日常运动
散步是最简便易行的运动方式,适合所有心衰患者。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的时间和速度,一般建议饭后半小时进行,每次散步 20 - 30 分钟,速度以每分钟 60 - 80 步为宜。散步时,全身肌肉放松,步伐平稳,呼吸自然,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同时还能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肌供血。随着身体状况的逐渐好转,患者可适当增加散步的时间和速度,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在进行运动锻炼时,心衰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运动过程中如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同时,运动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四、双管齐下,走向康复
药膳调理与运动锻炼相辅相成,共同为心衰患者的康复助力。药膳从内部为身体提供营养支持,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身体的内环境;运动锻炼则从外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两者结合,如同给患者的康复之路装上了双引擎,能够更有效地缓解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
心衰患者的中医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严格遵循医嘱,合理运用药膳和运动双管齐下的康复方法。相信在中医智慧的指引下,患者们能够逐步战胜疾病,重获健康生活。
(王世方 滑县中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