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喝水少、爱喝奶茶?这些习惯正在"浇筑"你的肾结石

2024-10-12 09: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肾结石,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你可能不知道,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比如喝水少、爱喝奶茶,其实正在为肾结石的形成"添砖加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习惯与肾结石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预防肾结石。

一、喝水少:肾结石的"催化剂"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肾脏健康来说更是至关重要。肾脏就像一个"过滤器",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喝水太少,尿液就会浓缩,其中的钙、草酸、尿酸等成石物质的浓度就会升高。这些物质在尿液中浓度过高时,就容易结晶沉淀,逐渐形成结石核心。而且,尿量减少还会使尿液在肾脏和尿路中停留的时间延长,为晶体的生长和聚集提供更多时间,进一步促进结石的形成和增大。

长期喝水少还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增加。感染产生的炎性物质也可能成为结石形成的诱因之一。比如,一些细菌在尿液中繁殖,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能会与尿液中的其他成分结合,形成结石。

那么,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呢?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ml以上,甚至推荐达到2500 - 3000ml。不仅要白天多喝水,晚上睡觉前以及夜间也应适量饮水,以避免夜间尿液浓缩。当然,饮水量也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活动量和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二、爱喝奶茶:肾结石的"帮凶"

奶茶,作为一种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饮品,其香甜的口感和丰富的口味让人欲罢不能。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奶茶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增加肾结石的形成风险。

奶茶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和钙。草酸钙是肾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当人体摄入过多含草酸的食物或饮品时,会增加尿液中草酸钙的饱和度,从而促使草酸钙结石的形成。虽然奶茶中的草酸与牛奶中的钙结合时,可能会在肠道中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从而减少草酸在体内的吸收,降低形成肾结石的风险,但如果长期大量饮用奶茶,情况可能就会有所不同。因为奶茶中的钙含量也不容小觑,过量的钙摄入在肾脏代谢异常的情况下,容易在肾脏内沉积,加重结石病情。

此外,奶茶中的糖分含量较高,且含多种添加剂,如植脂末等。长期大量饮用后,尿液中的电解质可能会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原有结石体积增大或诱发新的结石。植脂末等添加剂可能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不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和维持肾脏的健康状态。

对于肾结石患者而言,更不建议喝奶茶。而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虽然偶尔饮用奶茶一般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但如果长期、大量饮用奶茶,则可能会增加结石形成的几率。所以,为了肾脏健康,还是要尽量少喝奶茶,选择多喝白开水等对肾脏负担小且有助于结石排出的饮品。

三、预防肾结石,从改变习惯做起

除了多喝水、少喝奶茶外,预防肾结石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1、调整饮食结构也很重要。要减少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甜菜、坚果等,草酸钙结石患者尤需注意。同时,要限制高钙食物的摄入,但也要注意保持钙的适量摄入,避免因低钙饮食反而促进肠道对草酸盐的吸收。此外,还要控制动物蛋白和钠盐摄入,因为高蛋白和高钠饮食会增加尿钙排泄,增加结石风险。

2、适度运动也有助于预防肾结石。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钙质流向其所在的骨头,减少钙质在尿路中沉积形成结石的机会。运动还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减少尿液中结石物质的积聚。对于久坐不动的人群,更要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比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跳绳等。

3、控制体重也不容忽视。肥胖者体内的内分泌和代谢环境发生改变,会影响尿液成分,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降低肾结石的发病几率。减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节食或采用不合理的减肥方法,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4、定期进行体检也是预防肾结石的重要措施。定期进行尿常规和B超检查,可以了解肾脏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结石。如果已经患有肾结石,更要定期复查,监测结石的大小和位置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肾结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而且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喝水少、爱喝奶茶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成为肾结石的诱因。为了肾脏健康,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多喝水、少喝奶茶,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定期进行体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肾结石的困扰,拥有健康的身体。

(杨蝶 河南电力医院 功能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