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抽血查的“肝功能”到底在查什么?一文读懂胆红素与转氨酶的秘密

2025-02-14 18:2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院的常规检查中,抽血查肝功能是一项常见的检查项目。很多人拿到肝功能检查报告时,面对上面密密麻麻的指标感到一头雾水。其实,肝功能检查中的胆红素与转氨酶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们蕴含着肝脏健康的秘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性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承担着代谢、解毒、合成等多种重要功能。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的基本状况。通过肝功能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肝脏是否存在损伤、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胆红素:肝脏代谢的“信号灯”

胆红素的来源与代谢

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进一步分解生成胆红素。生成的胆红素被转运至肝脏,在肝脏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最终通过胆汁排入肠道。

胆红素的分类

胆红素主要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直接胆红素是经过肝脏处理后,能够直接溶于水并通过胆汁排出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则是未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不溶于水。

胆红素指标异常的意义

总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多种情况。如果总胆红素轻度升高,可能是由于饮酒、过度劳累、服用某些药物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在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如果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则可能是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胆道疾病(如胆结石、胆管炎)或溶血性疾病等病理性因素导致的。

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胆道梗阻性疾病,如胆结石、胆管癌等。由于胆道梗阻,胆汁排出不畅,导致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从而使血液中直接胆红素升高。

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多见于溶血性疾病,如新生儿黄疸、蚕豆病等。在这些疾病中,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过多的间接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导致间接胆红素在血液中蓄积。

转氨酶:肝脏健康的“警示器”

转氨酶的种类与作用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在肝脏中主要有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谷丙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在肝细胞浆和线粒体内均有存在,当肝细胞损伤严重时,线粒体也会受到破坏,谷草转氨酶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

转氨酶指标异常的意义

谷丙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轻度升高可能是由于饮酒、熬夜、剧烈运动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在调整生活方式后可恢复正常。如果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则提示肝细胞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伤,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等疾病。

谷草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的意义与谷丙转氨酶类似,但谷草转氨酶升高更提示肝细胞损伤的程度较重。当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比值大于1时,可能提示肝脏损伤已经累及到线粒体,病情相对较为严重,常见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转氨酶升高的其他因素

除了肝脏疾病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例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释放出转氨酶,引起血液中转氨酶升高。此外,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毒物(如四氯化碳、酒精等)也可能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

胆红素与转氨酶指标联合分析的重要性

在肝功能检查中,不能仅仅孤立地看待胆红素或转氨酶指标,而需要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当胆红素和转氨酶同时升高时,可能提示肝脏存在较为严重的损伤,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如果胆红素升高而转氨酶正常,可能是胆道梗阻性疾病;如果转氨酶升高而胆红素正常,则可能是肝细胞早期损伤。通过联合分析胆红素和转氨酶指标,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肝脏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肝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的准备

在进行肝功能检查前,患者需要注意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饮酒、熬夜和剧烈运动,尽量避免服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如果正在服用药物,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判断药物是否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检查结果的解读

拿到肝功能检查报告后,不要自行盲目解读,应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对肝功能检查报告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并给予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抽血查肝功能中的胆红素与转氨酶是反映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了解它们的秘密,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自己的肝脏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护好我们的肝脏。

(赵倩倩 郑州市中心医院 医学检验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