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常规报告单里的“异常箭头”:白细胞分类如何暴露身体炎症信号?

2025-06-21 15:0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去医院看病,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常见且基础的检查项目。当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许多人会被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和那些上上下下的“异常箭头”弄得一头雾水。其中,白细胞分类这一项的数据变化,其实隐藏着身体是否存在炎症的重要信号。

认识血常规与白细胞

血常规是一种通过对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进行计数和分类来评估健康状况的检查方法。血液中的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而白细胞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身体的“卫士”,时刻抵御着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白细胞并不是单一的细胞类型,它主要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这几类,每一类白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不同类型白细胞的“分工”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它就像身体防御的“先锋部队”,当身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时,中性粒细胞会迅速奔赴“战场”,通过吞噬和杀灭病原体来保护身体。在急性炎症,尤其是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的数量通常会明显增加。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它主要参与身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又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亚型。T淋巴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能够直接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B淋巴细胞则主要参与体液免疫,通过产生抗体来对抗病原体。在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的数量往往会增多。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3%-8%。它可以从血液中进入组织,分化为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衰老细胞和异物等。单核细胞在慢性炎症和某些特定的感染(如结核杆菌感染)中会发挥重要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0.5%-5%。它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密切相关。当身体发生过敏反应或感染寄生虫时,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会升高。例如,在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常常会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仅占白细胞总数的0-1%。它能够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过敏反应和炎症过程。在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或过敏状态下,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可能会出现异常。

白细胞分类变化如何暴露炎症信号

细菌感染引发的白细胞分类变化

当身体遭受细菌感染时,如肺炎、扁桃体炎等,中性粒细胞会迅速做出反应。血常规检查通常会显示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明显升高,同时白细胞总数也会升高。这是因为中性粒细胞是对抗细菌的主力军,身体通过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来增强对细菌的吞噬和杀灭能力。例如,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白细胞总数可能会达到10×10⁹/L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高达80%-90%。

病毒感染引发的白细胞分类变化

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的变化较为明显。以常见的感冒为例,多数情况下是由病毒引起的,此时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有降低,但淋巴细胞的比例会升高。这是因为淋巴细胞在对抗病毒感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身体会增加淋巴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来应对病毒。在一些严重的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不仅数量会显著增多,还会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其他炎症情况引发的白细胞分类变化

除了细菌和病毒感染,其他一些炎症情况也会导致白细胞分类的改变。例如,在寄生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当人体感染蛔虫、钩虫等寄生虫时,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可能会升高到10%-20%甚至更高。而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细胞分类可能会出现多种异常,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数量和比例都可能发生改变。

白细胞分类检查结果的解读与注意事项

综合判断很重要

虽然白细胞分类的变化可以提示身体是否存在炎症以及可能的炎症类型,但不能仅仅根据白细胞分类的结果就做出诊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例如,一个患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但没有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的暂时性升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复查。

动态监测的意义

白细胞分类的结果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分类的动态变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病情的预后。比如,在细菌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逐渐下降,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说明治疗有效,病情在好转。

个体差异的影响

不同个体的白细胞分类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儿童的白细胞分类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高,随后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升高,到4-6岁时又逐渐接近成人水平。此外,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白细胞分类的反应可能不典型,需要更加谨慎地解读检查结果。

血常规报告单里白细胞分类的“异常箭头”就像是身体炎症的“信号灯”,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些变化,医生能够初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炎症以及炎症的大致类型。但我们也要明白,准确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并且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当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不要过度紧张,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赵倩倩 郑州市中心医院 医学检验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