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为医生提供关于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然而,当我们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往往会发现一些指标旁边标注着“↑”或“↓”的箭头,这不禁让人心里一紧,担心自己是否患上了什么严重疾病。其实,血常规里的“箭头”并不一定都代表大问题。
一、认识血常规报告单上的箭头
在血常规报告单上,箭头是用来指示某个指标相对于正常参考范围的增减情况的。向上的箭头(↑)表示该指标高于正常值,而向下的箭头(↓)则表示低于正常值。这些箭头只是机器根据设定的参考范围自动判读的结果,并不能直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二、常见异常指标及原因
1.白细胞(WBC)
白细胞是我们身体的“防御卫士”,负责抵御各种病原体的入侵。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白细胞数量在(4.0-10.0)×10^9/L之间。
白细胞计数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身体受到了细菌感染,此时白细胞会迅速集结,对抗细菌。此外,剧烈运动后、情绪激动时,白细胞也可能会暂时升高。而白细胞计数降低(↓)则可能表示身体免疫力下降,比如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或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等,这些都可能使白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或遭到破坏。
2.红细胞(RBC)与血红蛋白(Hb)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并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通常正常值是男性(4-5.5)×10^12/L,女性(3.5-5)×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而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成年女性(110-160)g/L,孕妇血红蛋白正常值会超过100g/L,新生儿(170-200)g/L。
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通常表示贫血,这可能是由营养不良(如缺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慢性失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而红细胞计数升高(↑)则可能意味着身体处于缺氧状态,比如长期吸烟、居住在高原地区,或者患有心肺疾病等,身体为了满足氧气需求,会生成更多红细胞。
3.血小板(PLT)
血小板的作用是帮助凝血,正常值一般是125×10^9/L-350×10^9/L。
当身体有伤口出血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栓,堵住出血口。血小板计数升高(↑)可能提示身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比如患有某些骨髓增殖性疾病,身体会过度生成血小板,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血小板计数降低(↓)则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这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疾病,身体可能破坏血小板过多或生成不足。
三、面对血常规异常的正确态度
1.保持冷静,不要过度恐慌
血常规报告单上的箭头并不一定都代表严重的问题。有时,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如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经期等)或药物因素(如服用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等)引起的。因此,当我们看到箭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自己吓自己。
2.及时就医咨询
虽然血常规异常不一定都是大问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当异常指标较多或伴有身体不适症状(如发热、乏力、头晕、出血等)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医生会结合你的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建议。
3.遵医嘱进一步检查
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可能会建议你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骨髓穿刺、血液生化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这些检查虽然听起来有些吓人,但其实都是为了更准确地了解你的身体状况,以便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预防血常规异常的小贴士
1.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有助于预防贫血等血常规异常。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2.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血常规异常。但运动也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3.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放射性的物质以及有毒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血液系统造成损害。
4.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潜在问题,包括血常规异常。通过定期体检,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血常规里的“箭头”不必过于惊慌,了解常见异常指标的含义,保持正确态度应对,结合健康生活方式与定期体检,就能更好地守护自身健康。
(李珂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