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作为临床检查中的基础项目,其结果往往能够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线索,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血常规中的某些指标变化可能预示着癌症的风险。这些隐藏在血常规中的“癌密码”,对于及早发现、预防和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血常规中可能与癌症相关的指标的详细解读。
一、血常规基础指标与意义
血常规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血液的组成和状态,对于判断贫血、感染、炎症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常规中的“癌密码”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白细胞总数异常增多:在急性白血病中,白细胞总数可能异常增多,超过正常范围(如>50×10⁹/L),且报告中可能出现“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这些异常细胞会挤占正常免疫细胞的空间,导致患者免疫力崩溃。而在慢性白血病中,白细胞可能缓慢升高,以成熟但功能异常的细胞为主。
白细胞分类异常:除了总数异常外,白细胞分类的异常也可能提示癌症风险。例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升高可能与多种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当NLR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如>3.5持续6个月)时,可能提示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风险增加。
血红蛋白浓度
贫血:白血病患者常出现中度至重度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下限(如男性<120g/L,女性<110g/L)。这是因为骨髓被白血病细胞浸润,正常红细胞生成受抑制。贫血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提示潜在的血液系统疾病或癌症风险。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异常增多或减少:血小板计数的异常也可能与癌症相关。例如,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异常可能与实体瘤或血液肿瘤的风险增加有关。当PLR高于正常范围(如>180)时,可能提示实体瘤的风险增加;而当PLR低于正常范围(如<80)时,则可能提示血液肿瘤的风险增加。此外,血小板的减少也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出血风险,特别是在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⁹/L时。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
SII异常升高:SII是一个综合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指标。当SII异常升高时(如>600在肺癌中,>900在肝癌中),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较高的癌症风险。SII的监测有助于医生及早发现潜在的癌症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
LMR降低:LMR的降低可能与淋巴瘤等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当LMR低于正常范围(如<2.3)时,特别是伴有盗汗、瘙痒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淋巴瘤的可能性。此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诊。
三、如何解读血常规中的“癌密码”
虽然血常规中的某些指标变化可能与癌症风险相关,但并不能直接作为癌症的诊断依据。因此,在解读血常规结果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同时,对于血常规中持续异常的指标,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结语
血常规作为临床检查中的基础项目,其结果中的某些指标变化可能预示着癌症的风险。通过仔细解读血常规结果并结合其他检查信息,医生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癌症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并不能直接用于癌症的诊断,而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因此,在面对血常规结果时,应保持理性态度并遵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蔡林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第二人民医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