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忙碌而忽视了身体的细微变化,而这些变化有时正是疾病悄然降临的信号。胃癌,作为一种隐匿性强、进展迅速的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与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胃镜,作为胃癌筛查的“金标准”,能够帮助医生直观观察胃黏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癌前病变。那么,谁应该成为胃镜筛查的重点对象?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开启一场关乎健康的深度对话。
一、胃癌: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尤其在我国,胃癌的发病形势尤为严峻,每年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占据全球较大比例。更令人担忧的是,多数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因此,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是实现有效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二、胃镜:胃癌筛查的“火眼金睛”
胃镜,全称为电子胃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一根柔软、光导纤维制成的内窥镜,直达胃部进行直接观察和诊断的技术。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胃黏膜的微小病变,如炎症、溃疡、息肉乃至早期癌变,并可通过活检取样进行病理学检查,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确凿证据。胃镜不仅用于确诊,还可在发现病变时立即进行镜下治疗,如切除息肉、止血等,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哪些人该做胃镜筛查?
胃癌的筛查并非人人必需,而是针对特定高风险人群进行的。以下几类人群应高度重视,定期进行胃镜筛查:
1.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中占据一定地位。如果你的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中有胃癌患者,尤其是发病年龄较早的情况,那么你患胃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建议从40岁左右开始,每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2.长期患有胃病的人群: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尤其是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胃黏膜在长期炎症刺激下容易发生癌变。对于这类人群,定期胃镜复查是监测病情变化、预防癌变的重要手段。
3.不良饮食习惯者:长期食用高盐、腌制、烟熏、烧烤等食物,以及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改善饮食习惯的同时,定期进行胃镜筛查也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4.特定职业暴露人群:长期接触石棉、金属、橡胶等工业物质的工人,以及从事煤炭、石油开采等职业的人群,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增加胃癌风险,因此也应纳入胃镜筛查的重点对象。
5.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够在胃黏膜定殖的细菌,与多种胃部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胃炎、胃溃疡乃至胃癌。对于已经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除了接受正规治疗外,还应定期进行胃镜复查,以监测胃黏膜的恢复情况及癌变风险。
6.年龄在45岁以上的普通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胃癌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因此,建议4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即使没有上述高危因素,也应至少每3-5年进行一次胃镜筛查,作为常规健康体检的一部分。
四、胃镜筛查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在进行胃镜筛查前,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饮食调整:检查前一天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纤维食物,检查前6-8小时禁食禁水,以确保胃内清洁,便于观察。
-停用药物:如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需提前告知医生,必要时需停药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检查,以防出血风险。
-心理准备:胃镜虽为无创检查,但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的不适感。保持放松心态,配合医生的指令进行深呼吸,有助于减轻不适。
-陪同人员:由于检查后短时间内可能感到头晕、乏力,建议有家属或朋友陪同前往,以便检查后安全返家。
五、结语:健康意识,从筛查开始
胃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无知与忽视。通过定期的胃镜筛查,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胃癌的潜在威胁,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无论你是否属于上述高风险人群,都应树立健康意识,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和必要的筛查项目。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这场关乎健康的深度对话中,我们不仅了解了胃镜筛查的重要性,更明白了哪些人群应该成为筛查的重点。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将这份知识转化为行动,用实际行动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因为,健康,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吴凤霞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