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对普通人而言,未知而神秘。当我们因疾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时,当我们因紧张、惧怕疼痛选择无痛检查、操作时,麻醉医生就会全程守护在您身边,护佑您的生命安全。
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局部麻醉,广义上来讲,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也属于局部麻醉。这些不同的麻醉方式听起来让人一头雾水,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一 麻醉方式
1全身麻醉
患者术中意识消失,感觉像 “睡了一觉”,它的原理是全身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内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
大型复杂手术:如心脏手术、颅脑手术、胸腔内的肺部手术等。这些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需要患者在长时间内保持安静不动,且手术过程中对身体各系统的干扰较大,全身麻醉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小儿手术:由于小儿年龄小,难以配合手术,全身麻醉可以让他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手术,避免因哭闹、乱动等影响手术操作,减少手术风险。
大部分全身麻醉是需要建立人工气道(插管或喉罩),不建立人工气道的静脉麻醉,主要用于短小手术或操作,例如胃肠镜检查,无痛人工流产等。
2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一种通过给局部组织注射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组织丧失感觉的麻醉方式。其原理是将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神经末梢,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丧失对疼痛的感知。
与全身麻醉相比,局部麻醉作用范围局限,对全身的生理功能影响小,因此风险较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保持清醒,可以与医生交流,术后恢复也非常快。适用于各种小型手术和局部疼痛的缓解。
3椎管内麻醉
就是我们常说的 “半麻”,这种麻醉方式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的特定腔隙,通过阻断脊神经的传导功能,使身体相应部位失去痛觉,但患者的意识通常是清醒的。椎管内麻醉又分为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等。常用于下腹部手术、下肢手术、会阴部手术以及剖宫产等。
剖宫产手术,我们一般选用椎管内麻醉,用药量小,麻醉效果确切,避免了全身麻醉药物对宝宝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母婴更为安全,在手术过程中,产妇没有痛觉,但意识清醒,能够清晰地听到宝宝出生的第一声啼哭。
另外,一些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也经常会采用椎管内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
4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通过注射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特定神经,从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可用于术中麻醉,也可用于术后辅助镇痛。最常用的部位是上肢用于肘部以远部位手术,称之为臂丛麻醉。其优点是麻醉对全身影响小,麻醉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手术后还有良好的镇痛时间。
二 不同的麻醉方式如何选择
每一种麻醉方式都有其安全性和风险,不能简单地说哪种最安全。术前,麻醉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患者合并症,患者的配合度与舒适性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麻醉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安全。
1手术类型:
全身麻醉通常适用于可能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组织的手术,手术时间长,手术复杂,需要对全身进行手术干预的情况,例如心脏手术、胸腹部手术等。在这种情况下,全身麻醉能够快速、有效地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并保持稳定的生理功能。
局部麻醉适用于局部手术或局部麻醉止痛的情况。例如皮肤切除手术、软组织修复手术、牙齿等局部小范围手术,局部麻醉可以精准地麻醉手术部位,避免了全身麻醉可能带来的一些循环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2患者健康状况:
合并有冠心病、慢阻肺、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全身麻醉可能存在较高的风险,因为全身麻醉药物可能对心脏、肺部等器官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这种情况下,局部麻醉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因为局部麻醉作用范围较小,对全身生理功能的影响较小。
此外,年龄也是影响麻醉选择的因素之一。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全身麻醉的耐受性可能较差,因此在选择麻醉方式时需要更加谨慎。
3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恢复情况也需要考虑在内。相对于全身麻醉,局部麻醉通常术后恢复较快,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清醒和自主呼吸,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这对于一些对手术后康复要求较高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如需要尽快恢复活动能力的患者或对呼吸功能有一定影响的患者。
个人意愿也是麻醉方式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比如,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可以满足要求的手术,患者因紧张焦虑,要求全身麻醉,我们也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需要综合考虑手术类型、患者健康状况以及个人意愿等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决定。
(韩丽莹 郑州人民医院 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