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一文读懂肝功能八项:转氨酶升高是肝脏在“求救”吗?

2023-07-18 16:5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合成、分解、转化、解毒等多种生理功能。肝功能八项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多种指标,能够全面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而转氨酶作为肝功能八项中的关键指标,其升高往往引发人们对肝脏健康的担忧。那么,转氨酶升高真的是肝脏在“求救”吗?本文将深入解读肝功能八项,探讨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及意义。

一、肝功能八项检查项目及意义

(一)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范围:0-40U/L(不同医院可能略有差异)。

意义: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ALT对肝细胞损伤非常敏感,是判断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见于各种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

(二)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范围:0-50U/L。

意义:广泛存在于心肌、肝脏、骨骼肌等组织中。当心肌细胞或肝细胞等受损时,AST会释放入血,使血清中AST水平升高。在肝脏疾病中,轻度肝细胞损伤时,ALT升高更明显;但当肝细胞损伤严重,线粒体也受到破坏时,AST的升高幅度可能超过ALT。

(三)总胆红素(TBIL)

正常值范围:1.7-17.1μmol/L。

意义: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导致其升高,出现黄疸症状。总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等。

(四)直接胆红素(DBIL)

正常值范围:1.7-7.3μmol/L。

意义:由间接胆红素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然后排入胆道。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胆汁排泄受阻,常见于胆管结石、胆管癌、胰头癌等导致的梗阻性黄疸。

(五)间接胆红素(IBIL)

正常值范围:可通过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计算得出(IBIL=TBIL-DBIL)。

意义: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破坏后的血红蛋白分解。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疾病,如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等。

(六)总蛋白(TP)

正常值范围:60-80g/L。

意义:是血清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总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等;总蛋白升高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感染等。

(七)白蛋白(ALB)

正常值范围:35-55g/L。

意义:由肝脏合成,其水平反映了肝脏的合成功能。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病、肝功能衰竭、营养不良等;白蛋白升高可见于脱水、血液浓缩等情况。

(八)球蛋白(GLB)

正常值范围:20-30g/L。

意义:反映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球蛋白升高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球蛋白降低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二、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及意义

(一)生理性原因

1.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身体代谢加快,肝细胞代谢活跃,可能导致转氨酶短暂升高。

2.熬夜:长期熬夜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

3.饮酒: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的损伤作用,大量饮酒后转氨酶可能会升高。

4.饮食不当:短期内摄入过多油腻、辛辣食物,会增加肝脏负担,引起转氨酶升高。

5.妊娠: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肝脏负担加重,也可能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

(二)病理性原因

1.肝脏疾病

1.病毒性肝炎:如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等,病毒感染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

2.脂肪肝:长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可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引起肝细胞炎症和损伤,转氨酶升高。

3.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引起转氨酶升高。

4.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等,可能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

5.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和损伤,转氨酶升高。

(三)其他疾病

1.心肌梗死:谷草转氨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较高,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受损,谷草转氨酶会释放入血,导致其水平升高。

2.骨骼肌疾病:如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骨骼肌细胞受损,转氨酶也可能升高。

三、转氨酶升高是否意味着肝脏在“求救”

转氨酶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肝脏在“求救”,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1.轻度升高:如果转氨酶只是轻度升高,且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此时,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量运动、清淡饮食、戒酒等,一段时间后复查转氨酶,如果恢复正常,则无需过于担心。

2.中度或重度升高:如果转氨酶中度或重度升高,或者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同时伴有其他肝功能指标异常,如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则提示肝脏可能存在较严重的损伤,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四、发现转氨酶升高后的应对措施

1.及时就医:发现转氨酶升高后,应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进一步检查: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肝脏超声、CT、MRI等,以明确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3.治疗原发病: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是脂肪肝,需要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如果是药物性肝损伤,需要停用相关药物等。

4.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监测转氨酶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总结

肝功能八项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转氨酶升高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但也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当发现转氨酶升高时,不要惊慌,应及时就医,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肝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肝脏疾病。

(亓向东 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