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升高就是肝病?这5种情况别慌!

2023-09-21 09:4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肝功能检查中,转氨酶指标常常备受关注。很多人一看到转氨酶升高,就立刻联想到肝病,甚至陷入恐慌。其实,转氨酶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上了肝病,还有多种情况可能导致这一结果。了解这些情况,能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转氨酶升高问题。

一、生理性因素

(一)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后,人体的代谢状态会发生很大变化。肌肉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剧烈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肌肉组织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细胞内的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例如,马拉松运动员在长时间高强度跑步后,血液中的转氨酶水平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升高。一般来说,这种因运动导致的转氨酶升高通常是轻度的,且在休息一段时间后,身体恢复正常代谢,转氨酶水平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二)过度劳累

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连续加班熬夜或者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等过度劳累的情况,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在过度劳累时,其代谢负担加重,肝细胞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损伤,进而引起转氨酶的释放增加。不过,这种由劳累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只要及时调整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通常可以使转氨酶水平回落到正常范围。

(三)饮食因素

暴饮暴食,尤其是大量摄入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过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刺激。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过量饮酒会损害肝细胞,导致转氨酶升高。而高脂肪、高糖的饮食可能会引起脂肪肝,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也可能出现转氨酶异常。但如果只是偶尔的饮食不当,在调整饮食结构,保持清淡饮食一段时间后,转氨酶可能会恢复正常。

二、药物性因素

(一)抗生素

某些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肝脏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例如,红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不过,这种药物性肝损伤通常是可逆的,在停药或者更换药物后,肝脏功能一般会逐渐恢复,转氨酶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二)解热镇痛药

像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如果长期或大量使用,也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肝脏功能就不太好的患者,或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该严格按照医嘱,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长期服用。

(三)中药

部分中药也有一定的肝毒性。例如,何首乌、雷公藤等中药,如果炮制不当或者使用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肝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疾病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三、其他疾病影响

(一)心脏疾病

当心脏功能不全时,比如出现心力衰竭等情况,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会导致肝脏淤血。肝脏长期处于淤血状态,会影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和血液供应,进而引起肝细胞损伤,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下,治疗重点在于改善心脏功能,随着心脏功能的恢复,肝脏淤血情况得到缓解,转氨酶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二)胆道疾病

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会影响胆汁的排泄。胆汁排泄不畅会导致胆汁在肝脏内淤积,胆汁中的胆红素、胆酸等成分可能会对肝细胞产生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对于胆道疾病引起的转氨酶升高,需要针对胆道疾病进行治疗,如消炎、利胆、排石等,以恢复胆汁的正常排泄,从而降低转氨酶水平。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肝脏细胞的疾病,会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转氨酶明显升高。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病情活动期,也可能累及肝脏,出现转氨酶异常。这类疾病需要通过免疫抑制治疗等方法来控制病情发展,保护肝脏功能。

四、检验误差

在肝功能检查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一些检验误差导致转氨酶结果不准确。例如,标本采集不规范,如采血时止血带绑扎时间过长、采血试管不合格等;标本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温度过高或过低、剧烈震荡等;实验室检测仪器故障或检测方法不准确等。如果是检验误差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在重新规范采样、正确检测后,结果可能会恢复正常。

转氨酶升高不一定就是肝病,还可能是由上述多种情况引起的。当遇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时,不要过度惊慌,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找出真正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关勇 南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 副主任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