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液科患者的运动康复指南:依病情定制安全计划,助力身体恢复

2025-06-06 13: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血液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贫血等,常导致患者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能改善身体机能,还能调节心理状态。但因不同血液疾病患者病情差异大,运动需“量体裁衣”。以下是针对不同血液疾病病情的安全运动计划:
 
一、化疗后恢复期患者
 
病情特点
 
化疗后患者常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贫血等症状,身体极度虚弱,易疲劳,且因白细胞降低,感染风险大幅增加。
 
运动计划
 
- 运动原则:以低强度、温和的运动为主,避免大幅度肢体动作和接触性运动,防止磕碰出血。
- 具体运动
- 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每日3 - 4次,每次10 - 15分钟。平躺在床上或放松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通过调节呼吸频率,改善肺部功能,缓解化疗后气短症状。
- 床上伸展操:包括四肢的屈伸、旋转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8 - 10次,每日2 - 3组。轻柔地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 慢走:待身体状况有所改善,可在室内或人少、环境清洁的室外进行慢走,开始时每次5 - 10分钟,每周逐渐增加3 - 5分钟,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
 
二、贫血患者
 
病情特点
 
贫血导致患者体内血红蛋白减少,氧气运输能力下降,常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运动耐量显著降低。
 
运动计划
 
- 运动原则: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昏厥。运动过程中密切关注自身感受,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
- 具体运动
- 瑜伽:选择温和的瑜伽体式,如猫牛式、下犬式、树式等。每周进行2 - 3次,每次20 - 30分钟。瑜伽有助于调节呼吸,增强身体柔韧性,同时在缓慢的动作中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的氧气供应。
- 太极拳:学习简单的太极拳招式,动作缓慢、柔和,能有效锻炼全身肌肉和关节,增强身体平衡能力。每天练习1 - 2次,每次15 - 20分钟。
- 散步:这是贫血患者较为理想的运动方式。从每天10 - 15分钟开始,逐步增加至20 - 30分钟,速度保持在每分钟60 - 70步。散步时选择空气清新的公园或林荫道,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运动效果。
 
三、血小板减少患者
 
病情特点
 
血小板减少会影响凝血功能,轻微碰撞或损伤就可能导致出血不止,严重时甚至引发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运动计划
 
- 运动原则:严格避免任何可能导致身体受伤的运动,运动时需有家人陪伴,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 具体运动
- 坐位踏步:坐在椅子上,双腿交替做踏步动作,每分钟30 - 40次,每次进行10 - 15分钟,每日2 - 3组。此运动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同时避免因站立运动不稳导致摔倒受伤。
- 手指操:进行手指的屈伸、对指、旋转等活动,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促进手部血液循环。每天练习3 - 4次,每次5 - 10分钟。
- 冥想放松: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肢体运动,但通过冥想,可减轻患者因病情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调节身心状态。每天进行1 - 2次,每次15 - 20分钟。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
 
病情特点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免疫系统重建需要较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身体免疫力极为低下,处于严重免疫抑制状态,感染风险极高;同时,移植后的排异反应也可能影响身体多个器官功能。
 
运动计划
 
- 运动原则:运动需在医生的密切指导和评估下进行,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选择在清洁、安全的环境中运动。
- 具体运动
- 术后早期:移植后1 - 2周,身体较为虚弱,以床上被动运动为主。在家人或医护人员帮助下,进行四肢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每个关节活动3 - 5次,每日2 - 3次,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 恢复中期:移植后1 - 3个月,若身体状况稳定,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边站立、缓慢行走开始,每次5 - 10分钟,每日2 - 3次,之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延长行走时间和距离。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深吸气后缓慢缩唇呼气,每次训练10 - 15分钟,每日3 - 4次,有助于改善肺部功能。
- 恢复后期:移植3个月后,若各项指标正常,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选择八段锦、柔和的瑜伽流等运动,每周3 - 4次,每次30 - 40分钟。这些运动能全面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免疫力,但仍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运动注意事项
 
1. 充分评估:开始运动前,务必咨询主治医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和评估,确认当前病情是否适合运动,以及适合何种运动方式和强度。
2. 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和时间应逐渐增加,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不可急于求成。若在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慌、呼吸急促、出血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3. 环境适宜:选择温度适宜、空气清新、人员较少、地面防滑的运动环境。避免在寒冷、炎热或雾霾天气外出运动。
4. 补充营养与休息:运动前后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增强运动效果。
5. 定期复查:运动过程中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和身体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运动计划。
 
血液科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康复,能在改善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的同时,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促进身体早日康复。运动虽有益,但需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运动,才能真正实现运动康复的价值。

(陈忠祺 长春吉润净月医院)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