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肝胆脾胃“闹情绪”?专业护理来“顺心”

2024-10-16 17:3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体的“健康舞台”上,肝胆脾胃堪称至关重要的“主角团”,协同演绎着消化、代谢等关键篇章。可它们偶尔也会“闹情绪”,引发诸多不适,打乱生活节奏。别慌,专业护理登场,专治各种“小情绪”,让身体重回和谐旋律。

肝:刚强外表下的“敏感芯”

肝,宛如一位沉默却负重前行的卫士,承担着解毒、代谢、合成蛋白等诸多繁杂工作。长期熬夜、酗酒、情绪压抑,都似一把把利刃,刺痛它的“心”。当肝“闹情绪”,头晕目眩、面色晦暗、烦躁易怒等症状纷纷冒头,仿佛体内掀起一场“小风暴”。

专业护理之法,首推规律作息。每晚尽量在 11 点前入睡,给肝足够的自我修复时间,让其在夜幕中默默“调养气血”。饮食上,多吃青色蔬菜,如西兰花、菠菜,它们富含叶绿素,恰似为肝注入一股清新能量;枸杞、菊花泡水代茶饮,清肝明目,舒缓肝郁。情绪疏导也不可少,练习瑜伽、冥想,在一呼一吸间放松身心,浇灭肝火,让肝重归平和,恢复那刚柔并济的常态。

胆:依附肝边的“娇气瓶”

胆,常与肝相伴,却有着自己的小脾气。饮食不规律、高脂高糖摄入过度,会让胆汁分泌紊乱,胆结石、胆囊炎便可能接踵而至。右上腹隐痛、恶心呕吐,是它“闹情绪”的明显信号。

护理胆,定时定量进食是关键。每日三餐,尤其是早餐,必须吃得安稳,刺激胆汁正常排泄,避免胆汁淤积“惹麻烦”。减少油腻、油炸食品摄取,像薯条、炸鸡这类美食,偶尔解馋即可,别让胆不堪重负。适当运动,如快走、慢跑,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带动胆囊收缩,保持胆汁流畅,让胆稳稳当当发挥储存和排放胆汁的功能,不做身体里的“定时炸弹”。

脾:运化中枢的“劳碌命”

脾,乃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生化源头,整日忙碌于运化水谷精微。思虑过度、饮食生冷、久坐不动,皆能使脾“疲惫不堪”,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肢体倦怠,仿佛全身动力引擎熄火。

养护脾脏,需从细节入手。日常饮食忌贪凉,多吃山药、南瓜、薏仁等健脾益胃之物,熬粥、煮汤皆可,温暖脾阳。按摩足三里穴,每日几分钟,以穴位刺激激发脾经活力,助力运化。保持心情愉悦,抛开烦恼焦虑,毕竟思伤脾,莫让情绪绑架了脾的正常运转,使其能持续为身体输送充足能量,稳固健康根基。

胃:消化先锋的“情绪派”

胃,作为食物消化第一站,极容易受情绪、饮食双重影响。压力过大、暴饮暴食、辛辣无度,都会让胃“大发雷霆”,出现胃痛、胃胀、反酸烧心等状况,搅得人不得安宁。

打理胃部,心情调节排首位。用餐时放松心情,细嚼慢咽,别边吃饭边愁眉苦脸想心事,给胃营造轻松消化氛围。饮食上遵循清淡原则,米粥、软烂面条是胃不适时的“安抚剂”。戒烟限酒,远离咖啡、浓茶刺激性饮品,免得火上浇油。睡前两小时不再进食,减轻胃部负担,让它好好休息,次日方能活力满满迎接新食物,高效开启消化旅程。

肝胆脾胃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一处“闹情绪”,常引发连锁反应。但摸清它们脾性,用专业护理手段逐一安抚,就能拨云见日,重回身心舒畅之态。从生活点滴做起,以耐心、细心雕琢日常习惯,让肝胆脾胃这支“健康乐队”重新奏响和谐乐章,伴我们奔赴美好生活,无惧身体小恙,拥抱岁月悠长。

(周盈盈 河南省中医院 肝胆脾胃一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