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糖尿病、酗酒、熬夜…这几类人最易被周围神经病盯上!

2023-10-11 17: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糖尿病、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或状态确实容易使人患上周围神经病。以下将详细阐述这几类人群为何容易成为周围神经病的“目标”,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糖尿病患者与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损害,其中周围神经系统尤为敏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如手脚麻木、刺痛、烧灼感等)、疼痛、运动障碍(如肌肉无力、萎缩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异常、皮肤变薄、腹泻等)。

高危因素:年龄增长、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血脂等均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高危因素。

发病机制:高血糖状态会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导致神经纤维变性、脱髓鞘等病理改变,进而引发神经病变。

应对措施: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此外,定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足部护理等也是预防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措施。

二、酗酒者与周围神经病

长期大量饮酒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其中周围神经系统尤为突出。酒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是慢性酒中毒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病因:酒精的神经毒性作用及维生素B1等营养物质的缺乏是导致酒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主要原因。

症状:患者可出现足底灼痛、麻木、发热感以及腓肠肌痉挛性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下肢无力、“手套和袜套样”感觉减退等严重表现。

应对措施:应立即戒酒,并加强营养摄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多种维生素的饮食。药物治疗方面,可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1和其他B族维生素等营养神经药物。

三、熬夜者与周围神经病

虽然熬夜不是直接导致周围神经病的唯一原因,但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确实会增加患周围神经病的风险。这可能与熬夜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下降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潜在风险: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增加患周围神经病的风险。此外,熬夜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等。

预防措施: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是预防周围神经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此外,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维护神经系统的健康。

四、综合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几类人群,以下是一些综合的预防措施: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遵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或使用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戒酒:长期饮酒者应立即戒酒,并避免再次接触酒精类饮品。

调整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B族等对于维持神经系统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素。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以及血液重金属含量检测等,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糖尿病、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或状态确实容易使人患上周围神经病。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患周围神经病的风险。

(乔林赏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