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与妊娠相关的高血压,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包括几种不同的情况,如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等。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的关键信息对于早期识别、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妊娠期高血压的分类
1. 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之后,孕妇血压升高,但没有蛋白尿或其他器官受损的迹象。具体来说,血压读数通常在140/90毫米汞柱(mmHg)以上,且这种情况是首次在孕期出现。
- 通常在分娩后血压会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孕妇可能在产后一段时间内仍需监测血压变化。
- 这种类型的高血压虽然相对较轻,但仍需密切关注,以防其进展为更严重的形式。
2.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的一种严重形式,除了高血压外,还伴有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加)。蛋白尿的检测通常通过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尿蛋白来判断,比值大于0.3,或者尿蛋白2+,通常被视为异常。
- 可能伴随有其他症状,如体重增加过快(每周超过2公斤)、水肿(尤其是在脸部和手部)、头痛、视觉问题(如视力模糊或闪光)等。
- 子痫前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子痫,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 子痫(Eclampsia):
- 子痫是子痫前期的严重并发症,孕妇可能会出现抽搐或癫痫发作。这些抽搐通常不可预测,且可能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生。
- 子痫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医疗干预,通常包括抗惊厥药物的使用和尽快终止妊娠。
- 子痫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其对母婴的潜在危害极大,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4. 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Chronic Hypertension with Pregnancy):
- 指的是在怀孕前或怀孕早期就存在的高血压。这类孕妇在怀孕前就有高血压病史,或者在怀孕前20周内被诊断为高血压。
- 这种情况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风险,因此在孕期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管理。
- 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孕妇在孕期可能需要调整原有的降压药物,以确保母婴安全。
妊娠期高血压的原因
妊娠期高血压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孕妇风险较高。研究表明,母亲或姐妹曾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女性,其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 血管功能异常:血管对某些物质的反应异常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例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 免疫系统异常:可能与母体免疫系统对胎盘的异常反应有关。胎盘在植入过程中,母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异常反应,导致血管炎症和血压升高。
- 营养不良:缺乏某些营养素,如钙、镁或蛋白质,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研究表明,适量补充钙和镁有助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
-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展有关。内皮细胞功能的异常会影响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
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可能包括:
- 血压持续升高(通常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血压的测量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且多次测量结果均高于正常值。
- 蛋白尿。尿蛋白的检测通常通过尿常规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进行,尿蛋白含量异常增加是子痫前期的重要标志。
- 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恶心或呕吐。这些症状可能与高血压引起的脑部血管痉挛或器官受损有关。
- 体重增加过快。孕期体重增加过快,尤其是短期内体重迅速增加,可能是体内水分潴留的表现。
- 水肿,尤其是在手和脸部。孕期水肿是常见现象,但如果水肿严重且伴有高血压,则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的可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压测量和尿液检查。医生会定期监测孕妇的血压和尿液中的蛋白质水平。具体步骤包括:
- 血压测量:通常使用袖带式血压计进行测量,测量时应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波动。
- 尿液检查:通过尿常规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尿蛋白水平。
- 血液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母体健康状况。
- 其他检查:如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发育情况,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等。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如眼底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胎儿监护等,以评估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压,防止并发症,并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治疗方法可能包括:
- 定期监测血压和尿液: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血压和尿蛋白水平。
- 适当的休息和营养: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应均衡,适量补充钙、镁等营养素。
- 药物治疗:如抗高血压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等,具体用药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
-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提前分娩:对于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患者,及时终止妊娠是保护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
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
虽然无法完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但以下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风险: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适量摄入水果和蔬菜,每日补充钙剂1-2g。
- 保持适当的体重:孕期体重增加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增重。
-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是早期发现和干预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 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不仅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还对胎儿发育有不良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的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对孕妇和胎儿都可能产生严重影响:
- 对孕妇的影响:可能包括子痫前期、子痫、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 对胎儿的影响: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围产期死亡的风险。 结语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的疾病。通过早期识别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风险。孕妇应与医疗保健提供者密切合作,确保孕期健康和安全。对于计划怀孕的女性,提前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有效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健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张振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