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惊肉跳?揭秘心律失常那些事儿

2023-04-16 11: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什么是心律失常?

人的心脏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跳动,为我们的生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有时这台机器也会出现故障,心律失常便是其中之一。心律失常,简而言之,就是心脏跳动的节奏乱了套——本该稳稳当当、有规律地跳动,却时而快、时而慢,甚至偶尔出现偷停。这就像原本顺畅的车流,突然变得杂乱无章,有的车辆加速,有的减速,甚至有的直接熄火停在路中间,交通因此陷入混乱。

二、心律失常的原因

心律失常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心脏自身的问题,也有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三、心脏自身问题

1.心脏结构异常

心脏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或老年性心脏瓣膜的严重狭窄或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均会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出现心律失常。

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前者心脏腔室变大、心肌变薄、收缩能力变差,后者心肌增厚,均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电传导。

2.心脏传导系统故障

窦房结问题:窦房结功能减退会导致心跳过慢或节律不规则。

房室结和束支问题:传导阻滞会阻碍心脏电信号的正常传递,引起心律失常。

3.心肌病变

心肌炎:病毒感染引发心肌炎症,破坏心肌细胞,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

冠心病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心肌大片坏死,严重影响心脏的电稳定性。

四、全身性疾病影响

1.内分泌系统紊乱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心脏跳动加快,易引发心律失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心脏跳动缓慢,同样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2.电解质失衡

血钾异常:血钾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

3.神经系统问题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因素,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五、心律失常的表现

心律失常的表现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会感到心慌,就像心里揣了只小兔子,蹦跶个不停;有的人会觉得胸闷、气短,仿佛被人捂住了口鼻,喘不上气来;还有的人可能会头晕,甚至晕倒,这些症状都令人十分担忧。

六、如何应对心律失常?

1.初步诊断

如果怀疑自己有心律失常,首先应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它能够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判断心跳情况。如果一次心电图未能捕捉到异常,还可以考虑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以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监测心脏的跳动情况,确保准确诊断。

2.治疗方案

确诊心律失常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对于生理性心律失常,如呼吸性心律不齐,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恢复正常。而对于非呼吸性心律不齐或病理性心律失常,则可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调整生活习惯:放松心情,改善睡眠,避免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来调节心律,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手术治疗:对于有些影响日常生活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反复的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可能需要采用射频消融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3.预防措施

预防心律失常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给自己过大压力,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增强心脏功能。但需注意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对心脏造成负担。

七、总结

心律失常并非小事,它可能对我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及时发现并治疗心律失常。通过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发展,保护心脏的健康。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避免长久的焦虑及紧张情绪,也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让我们共同关爱心脏健康,让心脏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

(高振华 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 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