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病,主要表现为老是咳嗽、咳痰。要是每年犯病超过3个月,连着两年都这样,就能确诊了。咱们国家40岁以上的人里,每100个就有差不多14个得这病,而且老反复,特别影响日子过得舒坦不舒坦。下面就从西医的正规治法和中医按体质调理这两方面,给大家说说实在又好懂的办法。
1、认识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的出现和不少因素相关联。抽烟是最关键的诱因,抽烟的人患病概率比不抽烟的人高出3到8倍,烟草里的焦油、尼古丁会伤害气道黏膜,让呼吸道的防护能力下降。另外,空气中的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工作中接触的粉尘,呼吸道反复发炎,还有冷空气的刺激,都会引起或使病情加重。患者常常早上咳嗽厉害,晚上一阵阵咳嗽,痰大多是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样,偶尔带血。要是痰变多、发黄,喘气更费劲,多是急性发作,得及时去看医生。
2、西医规范治疗
西医处理这个毛病,得分阶段来。急性发作的时候,最要紧的是压住感染,让不舒服的感觉减轻些。要是咳嗽厉害了,痰变多还发黄发脓,大多是细菌在捣乱,得听医生的,用阿莫西林、头孢这类药,连着吃7到10天,可别自己停药或减剂量。这时候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能止喘,氨溴索能帮着排痰。喘得厉害的话,医生可能会短期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快点减轻气道炎症。到了缓解期,就得想办法预防复发。戒烟是头等大事,烟里的焦油和尼古丁直接伤害气道黏膜,是让病情加重的根源。另外,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这类药,持续控制气道炎症;每年秋天打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能减少因感染引发的急性发作。痰稠不容易咳出来的人,每天喝1500到2000毫升水,再从下往上、由外向内轻拍后背帮着排痰,能有效防止痰堵住气道。
3、中医调理
3.1痰湿阻肺型
这类人咳嗽总不停,痰多且是白黏的,胸口发闷还气短,天冷或遇寒时更严重。调理得着重祛除湿痰,二陈汤是常用的,里面的半夏、陈皮、茯苓等药材能帮着化掉体内痰湿,让气道通畅些。平时多吃山药、莲子、炒白扁豆,这些能健脾化痰,生冷油腻的东西别碰,不然会加重痰湿。
3.2肺气虚型
有些人总觉得身上没劲儿,喘气也费劲,稍微动一动咳嗽就厉害,还总感冒。这多半是肺气不足,得补补。玉屏风散里的黄芪、白术、防风,能帮肺挡挡外邪。平时用15克黄芪配10克党参泡水喝,再练练腹式呼吸,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收紧,每次10分钟,肺慢慢就有劲儿了。
3.3肺肾阴虚型
长期抽烟或病了很久的人容易这样,干咳没多少痰,嗓子干得厉害,夜里咳嗽更厉害。得滋阴润肺,百合固金汤里的百合、麦冬、生地等能起作用。用雪梨加川贝煮水喝,也能减轻燥咳,缓解不适。
4、中西医结合
4.1避寒保暖
中医觉得,寒气侵肺会引发不适,秋冬得护好颈背,出门戴围巾口罩,别让冷空气直接刺激气道。西医也发现,气道遇冷收缩会让炎症更重,保暖能减少突发状况。
4.2饮食调理
平时别吃太辣太咸的,会刺激喉咙和气管;生冷的也别碰,容易生痰湿。杏仁、萝卜、核桃可以多吃,能润肺化痰、温肾。发作时,三片姜加两段葱白煮水喝,能帮忙驱寒。
4.3适度运动
平时可以散散步、打打太极拳,每次活动二十到三十分钟,别累着就行。这些轻运动能让肺更好、抵抗力更强,不过雾霾天和天太冷时别做,免得喘气多了咳起来。
4.4情绪管理
中医常说,发火伤肝、难过伤肺,老揪着心、闷闷不乐的,肺里气儿就不顺畅,毛病更重。听听曲儿、下下棋,调调心情,心里舒坦了才好。
5、何时必须就医?警惕这些危险信号
要是出现这些情况,可得赶紧去看医生:咳嗽带痰突然加重,痰是黄绿色的,还带血;喘气费劲,就连坐着都觉得憋得慌;发烧超过38.5℃一直不退。这说不定是病情变重了,或是染上了肺炎、肺心病,得赶紧做胸部CT、查肺功能弄清楚,好调整治疗办法。
对付慢性支气管炎,得打“持久战”。西医能稳住炎症、减轻难受,中医能慢慢调体质、强抵抗力。急的时候先顾眼下舒服,缓了就好好治本,再加上会过日子、懂保养,这难缠的毛病就能乖顺些,喘气顺了,日子也能轻松不少。
(何晓云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