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腹部放疗,就像闯一场特殊的“关卡”——皮肤可能被“烤”得发红,肚子里的肠子会“闹脾气”,吃不下、拉不出成了家常便饭。别慌!放疗科护师早就为大家准备了“打怪包”,从皮肤护理到肠道安抚,手把手教你顺利通关,把放疗的“副作用小怪”一一KO!
一、腹部放疗:和癌细胞“近身搏斗”
腹部放疗就像给肚子里的癌细胞“照X光”,用高能射线精准打击肿瘤。但射线这东西有点“六亲不认”,杀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误伤”周围的正常组织——皮肤被射线反复照射会受伤,肠道黏膜会被“烤”得发炎,就连膀胱都可能跟着“遭殃”。
这些“副作用小怪”不会一下子全冒出来,往往随着放疗次数增加慢慢出现。比如前几次放疗可能没啥感觉,到第10次左右,皮肤开始发红发痒;再往后,肚子可能隐隐作痛,吃饭也没胃口。提前备好“打怪包”,就能在它们冒头时及时出手!
二、皮肤关卡:给肚皮穿件“防护衣”
腹部皮肤是放疗“首当其冲”的部位,就像长期被太阳暴晒的路面,容易干燥、发红、脱皮,严重时还会起水泡、溃烂。对付这个“皮肤小怪”,做好防护是关键:
(一)清洁“温柔派”
放疗前后,用温水轻轻冲洗腹部皮肤,别用肥皂、沐浴露这些带刺激性的东西,就像给娇嫩的皮肤“喝口水”,千万别用力搓揉。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蘸干水分,记住是“蘸干”不是“擦干”,避免摩擦损伤皮肤。
(二)保湿“急救包”
放疗科有专门的放疗皮肤保护剂,像给皮肤涂“防晒霜”一样,每天薄薄抹一层,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射线损伤。别用家里的润肤霜、药膏乱涂,有些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会加重刺激,越涂越糟。
(三)穿衣“宽松党”
穿纯棉、宽松的衣服,让肚皮能“自由呼吸”。紧身衣、化纤材质的衣服就像给皮肤“戴枷锁”,摩擦皮肤不说,还不透气,容易闷出问题。夏天尽量穿短袖、短裤,避免衣服捂着放疗部位。
(四)防晒“必修课”
放疗后的皮肤对阳光特别敏感,就像刚剥壳的鸡蛋怕晒。出门时用丝巾或薄外套遮住腹部,别让阳光直接晒到,不然皮肤会红得更厉害,恢复也变慢。
三、肠道关卡:安抚“闹脾气”的肠子
腹部放疗会刺激肠道黏膜,让肠子像被“辣椒水”浇过一样,出现腹胀、腹痛、拉肚子,或者反过来——便秘拉不出。这个“肠道小怪”最影响生活,得用“温柔战术”安抚:
(一)饮食“软萌系”
给肠道吃点“软乎饭”,比如小米粥、南瓜粥、蒸蛋羹,这些食物好消化,不会给肠道“添堵”。避免吃辛辣、油炸、生冷的东西,像火锅、冰饮料、炸鸡腿,这些对肠道来说就是“火上浇油”,会加重腹痛拉肚子。
(二)补水“有技巧”
拉肚子时要多喝水,但别一口气灌一大杯,分多次慢慢喝,每次喝几口,避免增加肠道负担。可以加点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就像给肠道“补充能量”。
(三)便秘“小帮手”
如果肠子“偷懒”不蠕动,出现便秘,多吃点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煮软的菠菜、南瓜、香蕉(要吃熟香蕉,生香蕉反而加重便秘)。每天顺时针轻轻揉肚子,就像给肠道“按按摩”,促进蠕动。实在不行,告诉医生,会开温和的通便药,别硬扛。
四、消化关卡:让胃口“回来吃饭”
放疗会刺激胃肠道,让食欲这个“小家伙”跑不见,就算勉强吃点东西,也可能恶心反胃。想把食欲“哄回来”,得花点小心思:
(一)少食“多餐制”
别按三餐硬吃,改成每天5-6小餐,每次少吃点,就像给肚子“少食多餐喂饭”。比如早上吃半个馒头,上午加杯酸奶,中午喝碗粥,这样肠道没负担,也能保证营养。
(二)味道“清淡风”
做菜少放盐、少放油,避免浓油赤酱、腥味重的食物。清蒸鱼、蔬菜汤这些清淡的菜式,既能补充营养,又不容易引起反胃。如果嘴巴发苦没味道,可以加点柠檬汁、姜末提提味,但别用辣椒、大蒜这些刺激性调料。
(三)吃饭“慢节奏”
吃饭时细嚼慢咽,把食物嚼得碎碎的再咽,就像给肠道“减轻工作量”。别边吃边看电视、玩手机,集中注意力吃饭,让大脑接收到“吃饱了”的信号,避免吃撑或没吃饱。
五、通关小贴士:这些细节别忽略
1. 记录“副作用日记”:每天记下皮肤变化、肚子感觉、吃饭情况,下次复诊时告诉医生,方便调整治疗方案。就像给“打怪过程”拍视频,医生能更清楚地知道你遇到了啥问题。
2. 别擅自停药:如果副作用难受,千万别自己停放疗或吃止痛药,告诉医护人员,他们有办法帮你缓解,擅自停药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3. 适度活动:每天散散步、做些轻柔的动作,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食欲和便秘,但别做剧烈运动,避免累着身体。
腹部放疗的“关卡”虽然难闯,但有了这个“打怪包”,就能轻松应对皮肤、肠道、消化这些“小怪”。记住,每个副作用都是暂时的,放疗结束后,身体会慢慢恢复。跟着护师的方法做,既能顺利完成治疗,又能少受折磨,通关成功就在眼前!
(肖钦丽 河南省肿瘤医院 放疗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