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干预真的有效吗?

2025-07-04 11:3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着超过5500万人的生活质量。传统治疗以药物为主,但近年来手术干预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从深部脑刺激(DBS)到脑脊液分流术,从聚焦超声到干细胞移植,手术疗法为AD治疗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将从科学角度解析手术干预的现状、争议与未来方向,希望能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帮助。

一、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干预的演变历程
1.早期探索:从"绝望手术"到精准干预
20世纪初,AD患者曾接受过激进的脑叶切除术,试图通过破坏异常脑区改善症状,但结果以灾难性认知衰退告终。1980年代,随着神经影像学发展,医生开始尝试针对特定脑区的精准手术:

1987年:首例AD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杏仁核毁损术

2000年代:深部脑刺激(DBS)技术引入AD治疗

2010年后:聚焦超声、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涌现

2.当前主流手术技术
深部脑刺激(DBS):

靶点:穹窿、内嗅皮层、伏隔核

机制:通过电刺激调节神经网络活动

代表研究:2015年《JAMA Neurology》报道DBS使12例AD患者认知评分稳定2年

3.脑脊液分流术:

类型:腰大池-腹腔分流(LP-shunt)

机制:改善脑脊液动力学,清除β-淀粉样蛋白

争议:2020年《Neurology》研究显示分流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4.聚焦超声(FUS):

技术: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

作用:暂时开放血脑屏障,促进药物递送

突破:2021年首次实现AD患者海马区精准开窗

5.干细胞移植:

细胞类型: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途径:鞘内注射、立体定向移植

挑战:2023年《Nature》论文指出移植细胞存活率不足5%

二、影响手术干预有效性的因素

1.疾病严重程度

早期干预优势:一般来说,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进行手术干预效果相对较好。早期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损伤相对较轻,神经细胞还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例如,在疾病早期,只是出现了轻微的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功能下降,此时进行DBS治疗,可能通过调节神经核团的活动,有效地延缓病情的进展,甚至有可能使部分受损的认知功能得到恢复。因为早期的大脑神经网络还没有被完全破坏,电刺激等干预手段更容易发挥作用,重新调整网络的功能。

晚期干预局限性:当阿尔茨海默病发展到晚期,患者的大脑已经出现了广泛的神经细胞死亡、脑萎缩等严重的结构改变。此时,手术干预的效果往往不佳。例如,进行DBS治疗时,由于大量的神经细胞已经损失,即使对相关核团进行电刺激,也很难有效地调动大脑的代偿机制来改善认知功能。而且,晚期患者的身体机能也较差,可能无法耐受手术以及术后的康复过程。

2.患者个体差异

基因差异:不同患者的基因背景可能会影响手术干预的效果。某些基因可能与大脑对手术刺激的反应有关。例如,一些患者可能携带与神经可塑性相关的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使得他们的大脑对DBS等手术干预更为敏感,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反应。而另一些患者可能由于基因的原因,大脑的修复和代偿能力较弱,手术效果可能就不明显。

基础健康状况: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患者除了阿尔茨海默病外,还伴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会大大增加手术的风险,并且可能会影响术后的恢复。例如,患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脏并发症,而且术后身体的恢复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间接影响手术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效果。

3.手术技术因素

靶点定位准确性:对于DBS等手术,靶点的准确定位是关键。如果电极植入的位置不准确,没有到达预期的神经核团,就无法有效地发挥电刺激的作用。例如,在丘脑底核的DBS手术中,如果电极位置偏差较大,可能会导致刺激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如肌肉异常运动等。因此,高精度的影像学引导和先进的定位技术对于保证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手术医生的操作熟练程度也会影响手术干预的效果。在V - P分流术中,分流管的放置位置、阀门的设置等都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如果分流管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脑脊液引流不畅或者过度引流等问题。同样,在DBS手术中,电极的植入、导线的连接等操作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操作,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后续的刺激效果。

4.手术干预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疗效的不确定性及个体差异大:如前文所述,不同患者对手术干预的反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可能从手术中获益明显,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几乎没有效果。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医生很难准确地预测某个患者是否适合手术以及手术的效果如何。例如,在DBS治疗中,即使是病情相似、年龄相近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也可能截然不同。

长期效果有待观察:目前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干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短期效果上,对于长期效果的了解还比较有限。虽然部分患者在术后初期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等方面的改善,但这种改善能否持续多年还存在疑问。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刺激的效果可能会逐渐减弱,或者患者可能出现新的症状,这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

三、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1. 感染风险:无论是DBS还是V - P分流术,都存在感染的风险。在DBS手术中,由于需要在体内植入异物(电极和脉冲发生器),一旦发生感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甚至需要取出植入物。在V - P分流术中,分流管的存在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感染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2. 出血风险: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导致出血。在脑部手术中,即使是少量的出血也可能会对脑组织造成压迫,影响神经功能。例如,在DBS电极植入过程中,如果损伤了周围的小血管,可能会引起局部血肿,进而影响手术效果或者导致新的症状出现。

3. 其他并发症:DBS可能会导致肌肉痉挛、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而V - P分流术可能会出现分流管堵塞、移位等情况,这些都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并且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进行修复。

四、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干预的有效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目前的临床研究和理论基础来看,手术干预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潜力,如深部脑刺激对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于合并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患者可以缓解症状。然而,其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否进行手术干预,需要医生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并且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明确手术干预的适应证、最佳时机以及长期效果等关键问题,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高会清 新乡市中心医院 神经介入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