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外治法大揭秘 贴敷艾灸让癌细胞“无处遁形”

2024-03-20 20:4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提到对抗癌细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手术、化疗这些“硬核操作”。其实在中医肿瘤科,还有贴敷、艾灸这些“温柔又给力”的外治法,就像给身体安排了一群“秘密特工”,悄咪咪地和癌细胞“过招”!作为中医肿瘤科护师,今天就带大家揭开这些外治法的神秘面纱,看看它们如何让癌细胞“瑟瑟发抖”。

一、中医外治法:不走寻常路的抗癌“奇兵”

中医外治法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奇门派别”,不按常规套路出牌。它不用把药吃进肚子里,而是通过皮肤、穴位这些身体的“窗口”,把药效送进身体里。贴敷就像给身体“贴小抄”,把特制的膏药贴在特定位置;艾灸则像拿个“小火把”,用温热的力量打通身体的“任督二脉”。

这些外治法和手术、放化疗比起来,简直是“小清新”。手术像“大刀阔斧”地砍杀敌人,放化疗像“狂轰滥炸”,虽然效果明显,但难免会“误伤友军”。中医外治法却更像是“润物细无声”,既能减轻抗癌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还能从整体上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让癌细胞失去“生存土壤”。

二、贴敷疗法:给身体“贴”上抗癌盾牌

1. 特制膏药:药材里藏着“秘密武器”

中医贴敷用的膏药可不是随便调配的,里面藏着老祖宗的智慧。这些膏药通常由多种中药材磨成粉,再加上香油、蜂蜜等调和而成。比如用黄芪、党参补气,增强身体的“战斗力”;用莪术、三棱活血化瘀,让气血运行更通畅;再加上冰片、薄荷脑这些“引经药”,就像给药效装上“导航”,能精准地把药力送到需要的地方。

2. 找准穴位:身体的“能量开关”

贴敷的关键在于找准穴位,这些穴位就像身体里的“能量开关”。比如神阙穴(肚脐),它和全身经络相连,在这里贴膏药,药效可以通达全身;还有足三里穴,是强身健体的“明星穴位”,贴上膏药能健脾和胃,增强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给抗癌提供充足的“粮草”。

对于不同的癌症症状,贴敷的穴位也不一样。肺癌患者经常咳嗽、气喘,就可以在肺俞穴、定喘穴贴敷;肝癌患者肝区疼痛,就把膏药贴在期门穴、章门穴附近,起到止痛的效果。

3. 神奇效果:缓解痛苦有一手

贴敷疗法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快速缓解癌症带来的痛苦。有些化疗后的患者恶心呕吐严重,在中脘穴、内关穴贴上止呕的膏药,症状很快就能减轻;还有些患者癌性疼痛难忍,贴上含有止痛药材的膏药,就像给疼痛部位敷了一层“麻醉剂”,能舒服不少。而且贴敷疗法不用经过肠胃,对肠胃功能差的患者特别友好。

三、艾灸疗法:用温热驱散癌细胞的“阴霾”

1. 艾条点火:点燃身体的“小太阳”

艾灸用的艾条,是用艾叶加工而成的。点燃艾条后,那股淡淡的艾草香味弥漫开来,温热的气息慢慢渗透到皮肤里,就像在身体里点燃了一个“小太阳”。中医认为,艾叶性温,能温经散寒、扶阳固脱,特别适合癌症患者这种正气虚弱的体质。

2. 灸出健康:打通身体“高速路”

艾灸时,主要灸那些能增强免疫力、调节气血的穴位。关元穴、气海穴是人体的“元气之海”,经常艾灸这两个穴位,能补充身体的元气,让身体的抵抗力“蹭蹭”往上涨;三阴交穴能调节肝、脾、肾三条经络,艾灸它可以促进身体的阴阳平衡。

在艾灸的过程中,温热的刺激能让气血运行加快,就像给身体的“交通”疏通了堵塞。癌细胞最喜欢在气血不畅、正气不足的地方“安营扎寨”,艾灸把身体调理得健健康康,癌细胞自然就没了生存空间。

3. 对抗副作用:化疗患者的“贴心小棉袄”

很多癌症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手脚冰凉、浑身乏力的症状,这是因为化疗损伤了身体的阳气。这时候艾灸就派上大用场了!在足三里、涌泉穴艾灸,能让温暖从脚底慢慢传遍全身,手脚冰凉的症状很快就能缓解。而且艾灸还能提升白细胞数量,让患者有足够的“兵力”对抗癌细胞。

四、中医外治法的“使用说明书”

1. 安全第一:这些禁忌要牢记

虽然中医外治法温和,但也有不少讲究。贴敷时要注意皮肤有没有破损,有伤口的地方可不能贴,不然容易感染;艾灸时要控制好温度,别离皮肤太近,小心烫伤。而且孕妇、皮肤过敏的人,使用外治法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2. 搭配治疗:1+1>2的抗癌组合

中医外治法不是单打独斗,和手术、放化疗、中药内服搭配起来,效果更好。比如在化疗期间用贴敷和艾灸缓解副作用,患者就能更顺利地完成治疗;手术后用外治法促进身体恢复,能加快伤口愈合。就像打游戏组队打怪,不同的治疗方法各显神通,才能把癌细胞打得落花流水。

中医外治法就像中医肿瘤科的“宝藏技能”,用贴敷和艾灸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为癌症患者减轻痛苦、增强体质。下次再提到抗癌,别只想到那些“大刀阔斧”的治疗手段,这些温柔又有效的中医外治法,同样能在抗癌战场上“大放异彩”!

(丁瑞娟 漯河市中心医院 肿瘤科三病区中医科 副主任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