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外治法,小儿呼吸道疾病穴位贴敷与艾灸的应用

2025-01-23 13:3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小儿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因其发病急、变化快、反复发作的特点,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中医外治法,尤其是穴位贴敷与艾灸,以其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优势,在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外治法中小儿呼吸道疾病穴位贴敷与艾灸的应用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穴位贴敷:药物直达病所

穴位贴敷,又称“天灸”、“发泡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通过将药物研末后,用醋、酒、姜汁等调成糊状,贴敷于人体特定穴位上,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和经络的传导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用原理:

药物作用:贴敷药物多选用辛温发散、活血化瘀、祛痰止咳之品,如白芥子、细辛、甘遂等,这些药物通过皮肤渗透,直接作用于病灶,发挥药效。

经络传导:穴位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贴敷于特定穴位,可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病目的。

局部刺激:贴敷药物对局部皮肤产生轻微刺激,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甚至发泡,这种局部反应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常用穴位:

治疗感冒、咳嗽常用穴位有大椎、肺俞、定喘、风门等。

治疗哮喘常用穴位有天突、膻中、肺俞、膏肓等。

操作方法:

将药物研末后,用适量介质调成糊状。

清洁穴位局部皮肤,将药物贴敷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

贴敷时间一般为4-6小时,儿童时间可适当缩短,以皮肤微红为度,避免发泡过大。

注意事项:

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皮肤敏感者、过敏体质者慎用,以免出现过敏反应。

若贴敷部位出现瘙痒、红肿、水疱等反应,应立即停止贴敷,并寻求专业医生处理。

二、艾灸:温通经络,散寒除湿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将燃烧的艾绒置于人体特定穴位上或附近进行熏熨,利用艾火的温热效应和艾叶的药理作用,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的目的。

作用原理:

温热效应:艾火的温热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艾叶药理:艾叶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经络传导:艾灸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病目的。

常用穴位:

治疗感冒、咳嗽常用穴位有大椎、风池、肺俞、列缺等。

治疗哮喘常用穴位有天突、膻中、肺俞、定喘等。

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的艾条或艾炷。

点燃艾条或艾炷,对准穴位进行悬灸或雀啄灸,距离皮肤约2-3厘米,以局部温热感为度。

每个穴位灸5-10分钟,儿童时间可适当缩短。

注意事项:

艾灸时应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儿童皮肤娇嫩,更应小心操作。

艾灸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以免影响疗效。

孕妇、高热、出血倾向者禁用艾灸。

三、结语

中医外治法中的穴位贴敷与艾灸,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每种疗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家长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应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疗效和安全。同时,家长也应加强自我学习,提高健康素养,为小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重小儿的饮食调养、起居调护,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外治法与日常保健措施,共同守护小儿的呼吸道健康。

(张娟 罗山县中医院 中医儿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