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外治法:艾灸与拔罐

2024-12-09 04:1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在治疗腰间盘突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中艾灸与拔罐是两种常用的外治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腰间盘突出的中医外治法,特别是艾灸与拔罐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治疗这一疾病。

一、腰间盘突出的中医认识

腰间盘突出在中医中属于“腰痛”、“痹症”等范畴,其发生与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腰间盘突出的发生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密切相关。同时,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滞也是导致腰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这些外邪侵袭腰部,导致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二、艾灸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

艾灸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利用艾叶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穴位,以达到温经散寒、通经活络、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目的。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艾灸具有独特的疗效。

1. 艾灸的原理与功效

艾灸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穴位,可以温经散寒、通经活络、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艾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腰部肌肉紧张,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症状。同时,艾灸还可以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调节机制,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 艾灸的方法与操作

艾灸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艾条灸、艾柱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等。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常用的艾灸方法包括艾条灸和温针灸。艾条灸是将艾条点燃后悬置于距离皮肤一定高度处进行温和灸或回旋灸;温针灸则是在针刺入穴位后,将艾条点燃后插入针柄进行温灸。

具体操作时,患者需取舒适体位,暴露腰部施灸部位。施灸者手持艾条或温针灸针,在选定穴位上进行施灸。施灸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热力渗透为度。施灸过程中需注意及时清理艾灰,避免烫伤皮肤。

3. 艾灸的穴位选择

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艾灸的穴位选择至关重要。常用的穴位包括肾俞穴、大肠俞穴、腰阳关穴等。这些穴位均位于腰部,与腰间盘突出的发病部位密切相关。通过艾灸这些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腰部肌肉紧张,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三、拔罐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

拔罐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利用负压原理将罐吸附于皮肤表面,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拔罐同样具有独特的疗效。

1. 拔罐的原理与功效

拔罐通过负压原理将罐吸附于皮肤表面,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拔罐可以缓解腰部肌肉痉挛,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症状。同时,拔罐还可以促进体内湿邪的排出,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 拔罐的方法与操作

拔罐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留罐和走罐等。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常用的拔罐方法包括留罐和走罐。留罐是将拔罐后的罐子吸附于施术的部位或穴位上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走罐则是选用较大口径的罐,在施术部位涂抹凡士林等润滑油后,将罐拔住并推注皮肤进行往返推移直至皮肤潮红。

具体操作时,患者需取舒适体位,暴露腰部施罐部位。施罐者手持拔罐器,在选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拔罐操作。拔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拔罐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拔罐力度和时间,避免皮肤损伤。

3. 拔罐的穴位选择

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拔罐的穴位选择同样重要。常用的穴位包括肾俞穴、大肠俞穴、腰阳关穴等。这些穴位均位于腰部,与腰间盘突出的发病部位密切相关。通过拔罐这些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腰部肌肉痉挛,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四、艾灸与拔罐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的联合应用

艾灸与拔罐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两种重要手段,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常常联合应用。艾灸通过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拔罐则通过负压原理作用于皮肤表面,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和湿邪排出。二者联合应用可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

在联合应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操作方法。一般来说,可以先进行艾灸治疗以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然后再进行拔罐治疗以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艾灸与拔罐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五、中医外治法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虽然艾灸与拔罐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但在应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和禁忌症。

1. 注意事项

 在进行艾灸与拔罐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治疗方案和穴位选择。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艾灸与拔罐的力度和时间,避免皮肤损伤和烫伤。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有不适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禁忌症

 对于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疡、感染等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艾灸与拔罐治疗。

 对于患有出血性疾病、高热、抽搐等急性病症的患者,不宜进行艾灸与拔罐治疗。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年老体弱等特殊人群,在进行艾灸与拔罐治疗时需要谨慎操作或避免使用。

六、中医外治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

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中医外治法常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1. 与药物治疗结合

药物治疗是腰间盘突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内治法常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而中医外治法如艾灸与拔罐则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增强药物治疗的疗效。

2. 与物理疗法结合

物理疗法如牵引、按摩、推拿等也是腰间盘突出治疗的有效方法。这些疗法可以通过机械力作用改善腰部肌肉紧张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而中医外治法如艾灸与拔罐则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增强物理疗法的疗效。

3. 与手术治疗结合

对于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在手术治疗前后,中医外治法如艾灸与拔罐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促进术后恢复和减轻术后疼痛。

七、腰间盘突出的预防与调护

腰间盘突出的预防与调护同样重要。通过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和调护措施,可以降低腰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1.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提高腰部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注意腰部保暖。

2. 调护措施

 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和作息规律,保持身体健康。

八、结语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在治疗腰间盘突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中艾灸与拔罐是两种常用的外治法。通过艾灸与拔罐的温热刺激和负压原理作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缓解腰部肌肉紧张状态,从而缓解疼痛症状。同时,中医外治法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注意预防与调护措施,降低腰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治疗腰间盘突出这一疾病。

 

(赵丹丹 郑州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