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了解其预警信号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维护关节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警信号
疼痛
疼痛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常见的早期信号。疼痛可能在活动后加重,如长时间走路、上下楼梯、蹲下起身等。疼痛多为钝痛,休息后能有所缓解,但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越来越频繁。
疼痛可能会在天气变化时更加明显,如阴天下雨或寒冷时,膝关节就像“天气预报员”一样,提前发出疼痛信号。
肿胀
膝关节出现肿胀也是早期可能出现的情况。肿胀可能是由于关节内的炎症反应,导致关节液增多或周围组织水肿。
仔细观察会发现膝关节比平时看起来更鼓,程度因人而异。肿胀可能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如早上起床后感觉膝关节胀胀的,活动一会儿后可能会稍微减轻。
僵硬
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膝关节会出现僵硬的症状,一般在活动十几分钟后会逐渐缓解。
僵硬感好像膝关节被“冻住”了一样,刚开始活动时不灵活,感觉关节被卡住,需要活动几下才能顺畅起来。
活动受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会让膝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变小,患者可能感觉蹲下或弯曲膝关节时没有以前那么自如,伸展也受到一定限制。
如以前能轻松蹲下系鞋带,现在却需要费很大力气,且蹲下去后难以迅速站起来。上下楼梯时抬腿动作会变得费劲,不敢大幅度屈伸膝关节。
摩擦感或弹响
在活动膝关节时,有些患者会感觉到关节内有摩擦感,像两个粗糙的物体在相互摩擦。同时,还可能会听到弹响,如清脆的“咔咔”声。
这是因为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关节面不平整,在活动时相互碰撞、摩擦产生的。
肌肉萎缩
由于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患者会减少对膝关节周围肌肉的使用,时间长了这些肌肉会出现萎缩。
从外观上看,患病一侧的大腿肌肉比正常一侧要细,如穿裤子时会明显感觉到患病一侧的裤腿松垮。
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害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长期的生理不适和机能丧失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打击其自尊和自信。此外,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膝关节炎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甚至造成伤残。
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防治
预防
适量锻炼:适量的锻炼能提高肌肉的强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关节负荷。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减少疼痛。强度练习也很重要,能让肌肉变得更强壮,从而减少对关节的负担。
控制体重:过度肥胖会加重关节的负荷,加快关节的磨损。维持良好的体重有助于减少膝关节的压力,从而降低患病几率。
保护关节:避免关节过度运动和负重,防止关节机械性损伤。进行有关肌肉群的锻炼,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治疗
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局部热敷或冷敷也可以减轻疼痛及肿胀。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理疗:如热疗、水疗、红外线、超短波、电刺激等,可以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等症状。但某些物理疗法可能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病例,外科手术可能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如关节镜手术可以去除受伤的组织,缓解疼痛,提高关节功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则适用于严重关节磨损和功能受限的患者。但手术风险、恢复时间及术后结果需权衡考虑。
生活方式的调整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避免不良姿势: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会加重关节负担,应尽量避免。
使用辅助工具:如手杖、拐杖等,可以减轻受累关节的负荷。
心理支持
慢性疼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应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如与家人、朋友交流,或参加心理辅导课程。
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降低患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风险,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关注膝骨关节健康,享受健康的生活。
(李守峰 郑州人民医院 骨科(东)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