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便秘吃泻药依赖?中医润肠方治本

2023-02-13 18:1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便秘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许多人在面对便秘时,常常依赖泻药来快速缓解症状。然而,长期使用泻药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甚至加重便秘,形成泻药依赖。中医认为,便秘的根源在于肠道津液不足、气机失调或脏腑功能失衡,因此,通过中医润肠方从根本上调理肠道功能,才是解决便秘问题的长久之计。

一、便秘的常见原因

(一)饮食因素

     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如果长期摄入高脂肪、低纤维的食物,容易导致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此外,水分摄入不足也会使粪便变得干硬,加重便秘。

(二)生活习惯

    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便秘。例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等,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此外,忽视排便信号、长时间憋便等行为,也会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便秘。

(三)情绪因素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影响肠道的神经调节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引发便秘。这种类型的便秘常被称为“肠易激综合征”,在情绪波动时症状会加重。

(四)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便秘,如抗抑郁药、钙通道阻滞剂、铁剂等。这些药物可能会抑制肠道蠕动或影响肠道的水分吸收,从而加重便秘。

(五)疾病因素

    一些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便秘,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帕金森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

二、长期使用泻药的危害

    泻药虽然能够快速缓解便秘,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1.  肠道功能紊乱:长期使用泻药会使肠道对泻药产生依赖,自身蠕动功能减弱,一旦停用泻药,便秘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

2.  电解质紊乱:某些泻药(如硫酸镁)可能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引起低钾血症等,影响心脏和肌肉功能。

3.  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泻药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进一步加重便秘。

4.  药物副作用:长期使用泻药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损伤、肠道出血等副作用。

三、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中医认为,便秘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肠道津液不足、气机失调或脏腑功能失衡有关。根据症状和体质的不同,中医将便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热秘

•  症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脉滑数。

•  病因:多因饮食积热、情志过激、阳气亢盛等,导致肠道津液被耗,粪便干结。

(二)气秘

•  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  病因: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导致气机不畅,肠道传导失司。

(三)冷秘

•  症状:大便艰涩,腹中冷痛,得温则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  病因:多因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导致肠道失于温煦,传导无力。

(四)虚秘

•  症状:大便虽不干结,但排出困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细弱。

•  病因:多因年老体弱、久病体虚,导致肠道津液不足,传导无力。

四、中医润肠方的调理方法

    中医润肠方通过调理肠道津液、改善气机、调节脏腑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便秘问题。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润肠方:

(一)麻子仁丸

•  适用人群:热秘型便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口干口臭。

•  方剂组成: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  功效:润肠通便,清热泻火。麻子仁富含油脂,能够润滑肠道,软化粪便;大黄、枳实、厚朴能够行气导滞,促进肠道蠕动;杏仁能够降气润肠,芍药能够清热凉血,缓解肠道炎症。

(二)六磨汤

•  适用人群:气秘型便秘,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嗳气频作,胸胁痞满。

•  方剂组成:槟榔、沉香、乌药、大黄、枳实、木香。

•  功效:行气导滞,润肠通便。槟榔、乌药、木香能够行气消积,缓解气滞;大黄、枳实能够清热泻火,导滞通便。

(三)济川煎

•  适用人群:虚秘型便秘,大便虽不干结,但排出困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

•  方剂组成: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  功效:温阳益气,润肠通便。当归、肉苁蓉能够补血润肠,牛膝能够活血化瘀,泽泻能够利水渗湿,升麻、枳壳能够升清降浊,调节气机。

(四)半硫丸

•  适用人群:冷秘型便秘,大便艰涩,腹中冷痛,得温则减,畏寒肢冷。

•  方剂组成:半夏、硫黄。

•  功效:温阳通便。半夏能够燥湿化痰,硫黄能够温阳散寒,二者合用能够温阳通便,缓解冷秘。

五、中医润肠方的使用建议

(一)个体化治疗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不同类型的便秘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剂。在使用中医润肠方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调整。例如,对于热秘型便秘,应选择清热润肠的方剂;对于气秘型便秘,应选择行气导滞的方剂。

(二)长期调理

    中医润肠方的作用相对温和,需要长期坚持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患者应保持耐心,按照中医师的建议进行调理,逐渐改善肠道功能。

(三)饮食调理

    除了使用中医润肠方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同时,多喝水,保持肠道湿润,有助于缓解便秘。

(四)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适度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肠道蠕动功能。此外,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也有助于改善便秘。

(五)情绪管理

    情绪波动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情绪压力。

六、结语

    便秘虽然常见,但并不一定要依赖泻药来解决。中医润肠方通过调理肠道津液、改善气机、调节脏腑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便秘问题,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选择。通过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中医润肠方,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便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便秘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郝瑞丽 温县第二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