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折后如何“接骨续筋”?中医正骨手法大揭秘

2023-04-13 16:0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骨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现代医学常采用手术固定,如打钢板、钢钉来治疗,但中医骨伤科却有一套独特的“接骨续筋”疗法——正骨手法。这种非手术疗法通过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药物调理和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恢复骨骼和软组织的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医生用手就能把错位的骨头推回原位,再用夹板固定住。同时配合中药调理和适当的锻炼,帮助骨头和周围组织恢复功能。

这种治疗方式不用动手术,伤口小,恢复快,而且不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特别适合一些简单的骨折和关节错位,中医正骨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既省钱又少受罪。

那么,中医正骨是如何操作的?它适用于哪些骨折?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文将一一揭秘。

一、中医正骨:千年传承的“手法艺术”

1. 什么是中医正骨?

中医正骨,又称“手法复位”,是中医骨伤科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通过医生的双手对骨折或脱位进行精准复位,再辅以夹板、绷带固定,并结合中药内服外敷,促进骨骼愈合和功能恢复。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骨折治疗的记载。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第一部骨伤科专著,系统总结了正骨手法。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提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成为后世正骨的基础。

2. 正骨 vs 西医手术,如何选择?

对比项
中医正骨
西医手术
治疗方式
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创伤性
小(无创或微创)
较大(需切开)
恢复时间
相对较短(依赖个体情况)
较长(需二次取钢板)
适应症
简单骨折、关节脱位
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
优势
保留血运,减少并发症
固定牢固,适合严重骨折
适用情况:闭合性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儿童青枝骨折)、关节脱位(如肩关节脱臼)。开放性骨折、严重粉碎性骨折、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骨折等则不适合中医正骨。

二、中医正骨的核心技术:四步疗法

1. 手法复位:“摸、接、端、提”

医生通过触诊(摸)判断骨折位置,再运用手法将错位的骨骼恢复到正常位置。常见手法包括①拔伸牵引:对抗肌肉收缩,拉开骨折端。②旋转屈伸:矫正旋转或成角畸形。③端提挤按:对骨折端进行推压,使其对齐。

例如患者跌倒时手掌撑地,导致手腕部骨折,出现“餐叉样”畸形。医生通过牵引、折顶、挤压等手法复位,再用小夹板固定。

2. 夹板固定,“动静结合”

骨折复位后,医生会用柳木夹板、竹板或高分子材料固定患处,并垫以棉垫防止压伤。这种方法比石膏更轻便,可调整松紧度,利于血液循环。但是要定期复查,防止固定过紧或过松。

3. 药物调理:三期用药

中医治疗骨折愈合分三个阶段,用药也不相同。

早期(1-2周):活血化瘀——如桃红四物汤、三七粉。

中期(2-4周):接骨续筋——如接骨丹、自然铜。

后期(4周后):补肝肾、强筋骨——如六味地黄丸、杜仲壮骨丸。

配合外敷用药,如金黄散消肿、接骨膏促进愈合等。

4. 功能锻炼,循序渐进

固定期间需适当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早期:未固定关节的轻微活动(如手指屈伸)。

中期:逐步增加肌肉收缩训练。

后期:拆除固定后,进行关节屈伸、力量训练。

三、正骨疗法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1. 优势

✅ 创伤小,避免手术切口,降低感染风险。
✅ 恢复快,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关节僵硬。
✅ 费用低,相比手术,治疗成本更低。

2. 注意事项

✅必须专业医师操作,自行复位可能加重损伤!
✅定期复查,确保骨折对位良好,调整固定。
✅ 禁忌症:严重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如肿瘤)不宜正骨。

四、现代中医正骨的发展

如今,中医正骨结合X光、CT等影像技术,使复位更精准。部分医院还采用“计算机辅助正骨”,提升治疗效果。中医正骨,古老智慧的现代应用,并非“神秘玄学”,而是一门科学的手法医学。对于合适的骨折类型,它能以最小的创伤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当然,严重骨折仍需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如果你或家人遭遇骨折,不妨咨询专业中医骨伤科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陈日含 泉州市丰泽陈日含中医诊所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