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消化内镜检查全攻略,其实没那么可怕

2025-07-10 12: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消化内镜包含多种类型,常见的有胃镜、结肠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等,每种内镜都有其独特的应用范围和作用。

-胃镜:可深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内部状况,对食管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食管癌、胃癌等疾病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可疑病变,还能通过内镜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性质,也能实施如息肉切除、止血等治疗操作。

-结肠镜:主要用于检查直肠、结肠和盲肠,能有效诊断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肠结核等疾病。与胃镜类似,结肠镜不仅能发现病变,还能进行息肉切除、取异物等治疗。

-小肠镜:由于小肠位置特殊,长度较长,检查难度较大,但小肠镜能够抵达小肠深处,对小肠肿瘤、小肠出血、克罗恩病等小肠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十二指肠镜:多用于胆胰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如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胰腺炎等。十二指肠镜可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和胰管,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取石、放置支架等操作。

哪些人需要做消化内镜检查

当出现一些消化系统症状或处于某些特定情况时,就需要考虑进行消化内镜检查。

-有消化道症状者:经常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烧心、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黑便等症状,且这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频繁发作,可能提示存在消化道疾病,需通过消化内镜检查来明确病因。

-消化道疾病高危人群:包括有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者;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喜食腌制食品、烧烤等人群;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结肠息肉等疾病的患者,定期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其他情况:如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发现消化道可疑病变,但无法明确性质;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如息肉切除、止血等)的患者;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也可能与消化道出血有关,需要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查找出血原因。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消化内镜检查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的关键。

-饮食准备:胃镜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一般建议前一天晚上10点后不再进食,检查当天早晨也不要吃东西,以保证胃内空虚,便于医生清晰观察胃黏膜。结肠镜检查前的饮食准备更为严格,检查前2-3天应开始进食低渣或无渣饮食,如米粥、面条、馒头等,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玉米等)、带籽食物(如西瓜、火龙果、猕猴桃等)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检查前一天晚上应进食流质食物(如清汤、白糖水等),晚餐后不再进食。检查当天需要禁食。此外,为了清洁肠道,在检查前还需要服用泻药,常用的有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硫酸镁等。一般在检查前4-6小时开始服用,按照医生的嘱咐,将泻药溶解在一定量的温水中,快速饮用。服药后需来回走动,并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直至排出的大便为清水样,说明肠道准备充分。如果在服用泻药过程中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可适当放慢服用速度或暂停服用,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

-告知医生病史和用药情况:检查前务必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哮喘、过敏史等慢性疾病史,以及曾经做过的手术、外伤等情况。同时,要告知医生近期正在服用的药物,尤其是抗凝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血小板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查过程中的出血风险或对身体其他功能产生影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或停药。例如,服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的患者,一般需要在检查前停药5-7天,但不能擅自停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其他准备:无痛消化内镜检查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因此检查前需要进行麻醉评估。医生会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检查,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麻醉。同时,无痛检查当天需要有家属陪同,检查后24小时内不能开车、进行高空作业或从事其他危险活动。另外,女性患者要注意避开月经期,因为月经期身体抵抗力下降,且凝血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增加检查风险。如果有活动性假牙,检查前需要取下,防止假牙脱落导致误吸或窒息。检查当天尽量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方便检查操作。

检查过程中的感受与应对

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的感受会因检查类型、是否采用无痛方式以及个人耐受程度而有所不同。

-普通胃镜检查:患者需要左侧卧位,双腿微屈,放松身体。医生会将胃镜经口腔插入,依次经过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在插入过程中,可能会有短暂的恶心、呕吐感,这是因为胃镜刺激了咽喉和食管。此时,患者要尽量放松,做深呼吸,按照医生的指示吞咽口水,有助于胃镜顺利通过。胃镜在胃内和十二指肠内移动时,可能会感觉到一些胀满不适,但这种感觉一般是可以忍受的。整个检查过程通常在5-15分钟左右,如果发现病变需要进行活检或治疗,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

-普通结肠镜检查:患者一般采取左侧卧位,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将结肠镜从肛门插入,缓慢推进,依次检查直肠、结肠和盲肠。由于结肠存在多个弯曲,肠镜在通过时可能会对肠壁产生一定的牵拉和刺激,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胀痛,尤其是在肠镜通过结肠的弯曲部位时。此时,患者不要紧张,尽量放松腹部肌肉,配合医生的操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肠镜的推进速度和角度,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整个结肠镜检查过程一般需要15-30分钟,同样,如果需要进行活检或治疗,时间会相应延长。

-无痛胃镜和无痛结肠镜检查:对于害怕疼痛或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可以选择无痛检查。在无痛检查前,麻醉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适量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进入睡眠状态。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就像睡了一觉一样。检查结束后,麻醉药物的作用会逐渐消失,患者会慢慢苏醒过来,但可能会有轻微的头晕、乏力等不适,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缓解。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消化内镜检查结束后,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患者了解和遵守。

-饮食方面:普通胃镜检查后,由于咽喉部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为防止误吸,需禁食、禁水2小时。2小时后可先试饮少量温水,若无吞咽困难及呛咳,可逐渐进食温软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普通结肠镜检查结束后,如果没有特殊不适,可正常进食,但也应避免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牛奶等),以免引起腹胀。无痛胃镜和无痛结肠镜检查后,患者需要在苏醒室观察一段时间,待完全清醒后,方可离开。饮食方面同样需要禁食、禁水2小时,之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如果在检查过程中进行了活检或治疗,如息肉切除等,饮食限制会更严格。一般需要禁食24小时,之后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在恢复饮食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便血等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休息与活动:检查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尤其是进行了无痛检查或活检、治疗的患者,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得到恢复。一般建议休息1-2天,待身体状况稳定后再恢复正常活动。同时,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血、黑便等症状。如果出现轻微的腹痛、腹胀,可能是检查过程中注入空气或肠镜对肠道的刺激所致,一般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可以通过适当走动、按摩腹部等方式促进气体排出,缓解不适。但如果出现严重的腹痛、腹胀、便血、黑便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可能是发生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

-其他注意事项:如果在检查中取了病理活检,需要按照医生告知的时间去医院领取病理报告。病理报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医生会根据病理结果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另外,消化内镜检查后,可能会出现咽喉部不适或声音嘶哑,这是因为胃镜经过咽喉时对其造成了一定的摩擦和刺激,一般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在此期间,要注意少说话,避免过度用嗓,可适当多饮水,缓解咽喉不适。

消化内镜检查虽然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消化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在检查前做好充分准备,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检查后注意休息和饮食,就能够顺利完成检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如果医生建议您进行消化内镜检查,不要因为恐惧而拒绝,要相信现代医学技术,勇敢地迈出这一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刘玉红 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