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超过 70 万,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令人遗憾的是,约 70% 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5 年生存率不足 20%。而早期肺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5 年生存率可高达 90% 以上。这种巨大的差距,凸显了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在众多肺癌筛查手段中,低剂量 CT 逐渐走进公众视野,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法之一。那么,低剂量 CT 究竟是什么?它真的能有效筛查肺癌吗?哪些人需要定期进行低剂量 CT 检查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低剂量 CT:肺癌筛查的 “火眼金睛”
低剂量 CT 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它在常规 CT 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扫描参数,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又能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满足肺部疾病筛查的需求。
与传统的胸部 X 线检查相比,低剂量 CT 具有显著的优势。胸部 X 线检查就像把立体的胸部结构拍在一张平面的照片上,组织器官之间相互重叠,对于一些微小的病变,尤其是直径小于 1 厘米的肺结节,很难发现。而低剂量 CT 则是对胸部进行断层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细微结构,即使是直径仅为几毫米的肺结节也能被准确识别。研究数据显示,低剂量 CT 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是胸部 X 线的 4-10 倍,可使肺癌死亡率降低 20% 左右。
此外,低剂量 CT 的辐射剂量也相对较低。常规胸部 CT 的辐射剂量约为 7-10 毫西弗,而低剂量 CT 的辐射剂量仅为 1-2 毫西弗,与一次胸部 X 线检查的辐射剂量(约 0.1 毫西弗)相比虽然略高,但仍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影响。对于需要定期筛查的人群来说,这种辐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哪些人需要定期做低剂量 CT 筛查?
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进行低剂量 CT 肺癌筛查,只有符合特定高危因素的人群才建议定期检查。根据我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以下人群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低剂量 CT 筛查:
年龄因素
年龄是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细胞发生突变的概率增加,肺癌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指南建议,50-74 岁的人群,无论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都应考虑进行肺癌筛查。
吸烟史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焦油、尼古丁、苯并芘等,长期吸烟会对肺部组织造成慢性损伤,诱发细胞癌变。有吸烟史的人群,尤其是吸烟量达到 30 包年(即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年数,例如每天吸 1 包烟,连续吸 30 年,或每天吸 2 包烟,连续吸 15 年等)及以上的人,患肺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此外,曾经吸烟但已戒烟的人群,只要戒烟时间不足 15 年,仍属于高危人群,也需要定期进行筛查。
被动吸烟史
被动吸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二手烟”,同样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的人,其患肺癌的概率比不接触二手烟的人高 20%-30%。因此,长期接触二手烟的人群,即使自己不吸烟,也应纳入肺癌筛查的范围。
职业暴露史
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多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常见的职业致癌物质包括石棉、氡气、砷、铬、镍、煤焦油、芥子气等。如果您长期从事与这些物质相关的工作,且接触时间较长,就需要定期进行低剂量 CT 筛查。
肺部疾病史
患有某些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也会高于普通人群。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肺结核等疾病,会导致肺部组织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反复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可能诱发细胞癌变。因此,有这些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人,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
家族癌症史
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如果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有肺癌患者,那么本人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这类人群即使没有其他危险因素,也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 CT 检查。
低剂量 CT 筛查的频率和注意事项
对于符合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 CT 筛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肺部的早期病变,为治疗争取时间。
在进行低剂量 CT 筛查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不需要空腹,但需要去除胸部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胸针、内衣上的金属扣等,以避免金属物品对图像造成干扰。同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吸烟史、职业暴露史等信息,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检查结果。
检查过程
低剂量 CT 检查过程简单快捷,通常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患者只需仰卧在检查床上,按照医生的指示保持呼吸平稳,机器会自动进行扫描。检查过程中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或不适感。
检查结果解读
低剂量 CT 检查后,医生会根据图像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肺结节或其他异常病变。如果发现肺结节,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评估其恶性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如定期复查、进一步检查(如增强 CT、PET-CT、病理活检等)或手术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肺结节并不一定都是肺癌,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如炎症、结核、良性肿瘤等。因此,发现肺结节后不必过于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处理。
总结
低剂量 CT 作为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法之一,能够显著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降低肺癌死亡率。对于 50-74 岁、有吸烟史(30 包年及以上)、被动吸烟史、职业暴露史、肺部疾病史或家族癌症史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 CT 筛查。
通过定期筛查,我们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肺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
让我们重视肺癌筛查,为自己的肺部健康保驾护航。
(赵明星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焦作院区) 医学影像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