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风暴来袭,检验指标如何精准预警心肌梗死?

2025-07-11 12:2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心血管疾病的严峻挑战下,心肌梗死犹如一颗隐匿的炸弹,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而检验指标作为医学前沿的侦察兵,正逐渐揭开心肌梗死的神秘面纱,为早期精准预警提供关键线索。

传统指标:肌钙蛋白的“功”与“困”

肌钙蛋白(cTn)无疑是心肌梗死诊断领域的经典“王牌”指标。当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发生损伤时,肌钙蛋白会迅速释放入血,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在众多心肌损伤标志物中出类拔萃。高敏肌钙蛋白检测技术的出现,更是将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能够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极早期就检测到血液中微量升高的肌钙蛋白,为早期诊断争取宝贵时间。

然而,肌钙蛋白并非完美无缺。在一些非心肌梗死的情况,如剧烈运动、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也可能出现肌钙蛋白的轻度升高,这给单纯依靠肌钙蛋白确诊心肌梗死带来了一定困扰。而且,部分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初期肌钙蛋白可能尚未明显升高,容易造成漏诊,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新兴力量:心肌酶谱的协同作战

除了肌钙蛋白,传统的心肌酶谱成员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乳酸脱氢酶(LDH)等也在心肌梗死预警中发挥着辅助作用。CK - MB 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心肌梗死时其升高具有相对特异性,尤其在发病 4 - 6 小时后开始升高,24 小时达峰,可作为心肌梗死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LDH 虽然特异性相对较低,但不同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使其在排除其他组织损伤导致的酶学变化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这些心肌酶谱指标与肌钙蛋白相互配合,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和时间进程。例如,在肌钙蛋白尚未显著升高的超急性期,CK - MB 的早期变化可能提示心肌损伤的起始;而在恢复期,通过连续监测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炎症与凝血指标:揭示心肌梗死的“幕后推手”

心肌梗死的发生不仅仅是心肌细胞的缺血坏死,背后还伴随着复杂的炎症反应和凝血机制紊乱。C 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经典的炎症标志物,在心肌梗死发生后会迅速升高。高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能够更灵敏地检测到体内低水平的炎症状态,其升高程度与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同时,凝血指标如 D -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也在心肌梗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D - 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在血栓形成和溶解过程中会显著升高,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标志物。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则反映了凝血系统的激活,增加了血液黏稠度和血栓形成风险。这些炎症与凝血指标的联合检测,能够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提前洞察潜在的危险因素,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微观 RNA:探索心肌梗死预警的新前沿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小 RNA(miRNA)在心肌梗死预警领域的潜力逐渐崭露头角。某些特定的 miRNA 在心肌细胞应激、损伤和凋亡过程中表达会发生显著变化,它们能够调节心肌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 miRNA 的表达水平,有望在心肌梗死发生前或早期就发现异常信号。

在这场与心肌梗死的较量中,检验指标如同精密的雷达,从传统到新兴,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拓展着我们对心肌梗死的认知边界。通过多指标联合检测、动态监测以及结合临床信息综合分析,我们正逐步构建起一道坚固的心脏健康防线,让心肌梗死的早期预警更加精准、及时,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焦志慧 荥阳市贾峪卫生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