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与类风湿“过招”,检验科的精准武器——那些重要的检验项目

2024-06-13 15:5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与类风湿这场无声的“战斗”中,检验科犹如一位幕后军师,凭借一系列精准的检验项目,为医生提供关键线索,助力精准诊断、病情评估与治疗监测。这些检验项目就像是一把把锐利的武器,各有其独特威力。

一、自身抗体检测:锁定“敌情”的关键线索

(一)类风湿因子(RF)

类风湿因子是最早被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指标之一。它本质上是一种抗人或动物 IgG Fc 段的抗体,在约 70%-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呈阳性。不过,RF并非 RA 所特有,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甚至一些感染性疾病中也可能出现升高,所以它更像是一个初筛指标,提示医生需要进一步排查。当 RF 滴度较高时,对 RA 的诊断特异性会相对增加,为后续确诊增添砝码。

(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 CCP 抗体)

这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明星”指标,对 RA 具有高度特异性,可达 95%以上。抗 CCP 抗体在疾病早期就可出现,甚至在部分临床关节症状还不典型的患者中已能检测到,有助于早期诊断。而且,其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关节破坏进展密切相关,持续高水平的抗 CCP 抗体往往预示着更差的预后,能让医生提前警觉,制定更积极的治疗方案。

二、炎症指标:洞察病情“烽火”

(一)血沉(ESR)

血沉是一个传统的炎症指标,在类风湿活动期,由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增加,红细胞表面的电荷被遮蔽,沉降速度加快。虽然血沉升高并非 RA 所独有,但凡存在炎症反应,它都可能升高,但动态观察血沉变化对判断 RA 病情的活动度非常有帮助。比如,经过治疗后,血沉逐渐下降,提示炎症得到控制;反之,血沉再次升高,可能意味着疾病复发或加重。

(二)C 反应蛋白(CRP)

CRP 同样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刺激后数小时即迅速升高,峰值可达正常值的数百倍,且半衰期短,能快速反映体内炎症变化情况。与血沉相比,CRP 受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等因素影响较小,检测结果更为稳定可靠。在 RA 患者中,CRP 持续升高提示关节滑膜炎症处于活跃状态,关节破坏风险加大,医生可据此调整抗炎治疗方案。

三、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全面了解“战场态势”

(一)血常规

类风湿患者常出现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这可能与慢性疾病导致的铁代谢障碍、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同时,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或正常,血小板计数在病情活动时也可能增多,这些变化反映了机体的炎症应激状态以及免疫紊乱对造血系统的影响。通过定期复查血常规,医生能及时发现血液系统异常,避免潜在并发症。

(二)肝肾功能及血糖

由于 RA 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长期患病以及药物治疗都可能影响肝肾功能。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等常用药物多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可确保用药安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此外,一些患者因疼痛、活动受限导致生活方式改变,可能并发血糖代谢异常,监测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代谢紊乱。

在与类风湿的持久战中,检验科的这些检验项目紧密配合,从不同角度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支持。医生依据这些精准的检验结果,如同手握战略蓝图,能够更准确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这场与类风湿的“过招”中稳操胜券,为患者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焦志慧 荥阳市贾峪卫生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