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头晕目眩站不稳?可能是耳石症在作怪

2025-03-13 18: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一阵头晕目眩,感觉周围的世界都在旋转,站立不稳,仿佛要摔倒,甚至还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这种突如其来的不适,常常让人惊恐不已,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什么严重的疾病。其实,很多时候,这种头晕目眩站不稳的情况,可能是耳石症在作怪。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医学上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它并非是耳朵里真的长了石头,而是内耳中的耳石器上的碳酸钙结晶颗粒脱落,掉进了与之相邻的半规管里。半规管是人体平衡感受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充满了淋巴液。当耳石进入半规管后,随着人体头部的位置变化,耳石就会在淋巴液中移动,刺激半规管内的毛细胞,导致毛细胞向大脑传递错误的平衡信号,从而引发强烈的眩晕感。

耳石症的常见症状

眩晕发作特点

耳石症引起的眩晕具有典型的阵发性特点。它通常在头部位置发生改变时突然发作,比如起床、躺下、翻身、弯腰、低头或抬头等动作。眩晕发作的时间一般较短,大多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很少超过一分钟。这种短暂的眩晕发作可能会反复出现,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例如,一位患有耳石症的患者,在早晨起床时,刚一坐起,就突然感觉天旋地转,眼前一片模糊,只能赶紧躺回床上,等眩晕症状缓解后才能再次尝试起床。

伴随症状

除了眩晕之外,耳石症患者还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这是因为在眩晕发作时,人体的平衡系统受到干扰,会刺激大脑中的呕吐中枢,从而引发恶心、呕吐的反应。有些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眼球震颤,即眼球不自主地、有节律地摆动。眼球震颤的方向通常与眩晕发作时半规管受刺激的方向有关,医生可以通过观察眼球震颤的情况来帮助诊断耳石症。

耳石症的发病原因

原发性因素

原发性耳石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耳石器的功能会逐渐衰退,耳石容易脱落,因此老年人患耳石症的概率相对较高。此外,女性患耳石症的比例略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继发性因素

继发性耳石症则是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常见的病因包括头部外伤、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耳部手术、长期卧床、骨质疏松等。头部外伤可能会导致耳石器受损,使耳石脱落;内耳疾病会影响耳石器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增加耳石脱落的风险;耳部手术可能会损伤耳石器或半规管,引发耳石症;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头部位置相对固定,耳石容易沉积在半规管内;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密度降低,耳石的成分和结构也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脱落。

耳石症的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眩晕发作的时间、频率、诱因、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了解患者是否有头部外伤、内耳疾病、耳部手术等病史,以及是否有长期卧床、骨质疏松等情况。通过病史询问,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能患有耳石症。

体位试验

体位试验是诊断耳石症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有Dix - 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Dix - Hallpike试验主要用于诊断后半规管耳石症,患者坐在检查床上,头向一侧扭转45°,然后迅速躺下,使头低于床面约30°,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眩晕和眼球震颤。滚转试验则用于诊断水平半规管耳石症,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迅速向一侧转头90°,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在体位试验中出现典型的眩晕和眼球震颤,且眩晕和眼球震颤的方向与耳石所在的半规管相符,就可以诊断为耳石症。

影像学检查

虽然耳石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和体位试验,但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眩晕的疾病,如脑部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耳石症的治疗方法

耳石复位治疗

耳石复位治疗是目前治疗耳石症最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头位变动,使脱落的耳石从半规管回到椭圆囊内,从而消除眩晕症状。常用的复位方法有Epley复位法、Barbecue复位法等。耳石复位治疗通常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大多数患者经过一次或几次复位治疗后,眩晕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或完全消失。例如,一位患有后半规管耳石症的患者,在进行Epley复位治疗后,当即感觉眩晕症状减轻,经过几次巩固治疗后,眩晕再也没有发作过。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耳石症患者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耳石症。常用的药物有前庭抑制剂(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如倍他司汀等)。前庭抑制剂可以抑制前庭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眩晕症状;抗组胺药可以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头部、眼部和身体运动,促进前庭功能的代偿和恢复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复位治疗后仍有残留眩晕症状的患者,或者不适合进行复位治疗的患者,前庭康复训练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前庭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坚持长期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耳石症的预防措施

避免头部外伤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头部受到外伤。在进行剧烈运动、从事高空作业或乘坐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设备。如果不慎发生头部外伤,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预防耳石症的发生。

积极治疗内耳疾病

如果患有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内耳疾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降低耳石症的发病风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合理饮食,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鲜等,预防骨质疏松。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平衡能力。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长时间卧床、久坐或低头玩手机等,都可能导致耳石沉积在半规管内,增加耳石症的发病几率。因此,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活动身体,改变头部位置,促进耳石的代谢和排出。

总之,头晕目眩站不稳可能是耳石症在作怪。了解耳石症的相关知识,包括症状、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于我们及时发现、正确治疗和有效预防耳石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出现类似耳石症的症状,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日摆脱眩晕的困扰,恢复正常的生活。

(习道仁 邓州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