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虽然常见,但术后的护理对于身体的恢复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让身体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实现快速“重启”。以下是阑尾炎手术后的详细护理要点:
一、伤口护理
保持清洁干燥
术后应确保伤口敷料的清洁与干燥,避免伤口沾水。在洗澡时,可使用防水敷料覆盖伤口,或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擦浴方式,防止水分渗透引发感染。
若发现敷料有渗血、渗液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进行更换处理,切勿自行揭除或处理敷料。
观察伤口状况
密切关注伤口有无红肿、发热、疼痛加剧等异常表现。正常情况下,伤口可能会有轻微疼痛和肿胀,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可能提示感染,需立即就医。
按照医生的指导定期复查伤口,一般在术后一周左右进行首次复查,医生会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后续处理,如拆线等。
二、饮食调理
术后初期禁食
阑尾炎手术后,肠道功能需要一定时间恢复。通常在术后数小时内需禁食,待肠道蠕动恢复、排气(放屁)后,可开始进食少量流食,如米汤、藕粉等。
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逐渐过渡饮食
排气后,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米粥、软烂面条、鸡蛋羹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不会给肠道带来过多负担。
随着身体恢复,可逐步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引入瘦肉、鱼类、蔬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但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产气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豆类等,以免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
三、活动与休息
早期适当活动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一般在术后 24 小时左右,可根据身体状况尝试下床活动,先从床边坐起、站立,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在病房内缓慢行走。
活动时应有人陪同,避免摔倒或过度劳累。若感到头晕、心慌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保证充足休息
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恢复同样重要。术后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可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形成。在休息时,可将下肢适当垫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四、心理调适
缓解焦虑情绪
手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担忧。
患者自身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病友交流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树立康复信心
向患者介绍阑尾炎手术的成功案例和康复过程,让其了解大多数患者经过合理护理都能顺利康复,从而树立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总之,阑尾炎术后的护理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关注伤口护理、饮食调理、活动与休息以及心理调适等方面,才能让身体快速“重启”,早日恢复健康。
(李晶晶 台前新区医院 外科 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