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对于老年人而言,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对骨科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在我国,跌倒是老年人因伤害就诊的首要原因,也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跌倒对老年人骨科健康的危害
老年人骨骼较为脆弱,骨质疏松较为常见,骨密度降低,骨的微结构破坏,使得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一旦跌倒,很容易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髋部、腕部、脊柱等。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为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往往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等,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腕部骨折虽然相对影响较小,但也会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手部功能,如握持、抓取等动作。
二、老年人易跌倒的原因
身体机能下降:年龄增长,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性降低、平衡能力变差,行走、起身难稳,关节退变致疼痛僵硬影响步态,遇突发情况难及时反应维持平衡。
疾病因素:慢性疾病增加跌倒风险。神经系统疾病影响运动协调与平衡;心血管疾病可能致头晕、眼前发黑;眼部疾病使视力下降;骨关节疾病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影响行走姿势与稳定性。
药物影响:老年人常服多种药物,部分药物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如镇静催眠药等可致头晕、嗜睡等;降压药或致低血压晕倒;降糖药使用不当引发低血糖,导致心慌等症状而跌倒。
环境因素:居住环境不安全,如地面湿滑不平、楼梯缺扶手、光线昏暗、家具摆放不合理等,公共场所地面有水渍、障碍物等,都易使老年人跌倒。
三、预防跌倒的措施
加强锻炼
老年人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够锻炼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八段锦可以活动全身关节,增强肌肉力量;散步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下肢力量。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积极治疗疾病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对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骨关节疾病等的老年人,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合理用药
老年人在服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要向医生咨询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改善环境
老年人居住的环境要保持安全、整洁。地面要保持干燥,避免有水渍、油污等;地面要平整,避免有高低不平的地方;楼梯要安装牢固的扶手,方便老年人上下;室内光线要充足,避免光线昏暗;家具摆放要合理,避免有尖锐的边角,通道要保持畅通。在卫生间、浴室等容易滑倒的地方,可以铺设防滑垫,安装扶手。
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
如果老年人行动不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
预防跌倒对于老年人的骨科健康至关重要。老年人及其家属要充分认识到跌倒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跌倒的风险,让老年人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
(梁格略 永城市人民医院 骨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