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弥散加权成像(DWI):超早期脑梗死的 “侦察兵”

2025-07-16 09: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脑卒中(中风)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脑梗死占比超过80%。这类疾病的黄金救治时间仅有4.5小时,每延误1分钟,就可能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而弥散加权成像(DWI)就像一位精准的“侦察兵”,能在发病超早期捕捉到脑组织的微小变化,为抢救赢得关键时间。

一、DWI的“超能力”:发现最早的病变信号

脑梗死的本质是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传统的CT或常规磁共振检查,往往要在发病6小时后才能显示明显病灶,此时很多脑细胞已不可逆坏死。而DWI凭借对水分子运动的超高敏感性,能在发病30分钟内就“揪出” 缺血的脑组织。

为什么DWI能做到这一点?正常情况下,脑细胞内的水分子在细胞膜限制下有序运动;当血管堵塞,细胞因缺氧失去能量,细胞膜功能受损,水分子大量涌入细胞内,运动范围急剧缩小。DWI通过特殊的磁共振序列,能捕捉到这种水分子运动的异常,在图像上呈现出高亮信号,就像在缺血区域插了一面 “警示旗”。

二、DWI的原理:追踪水分子的“足迹”

DWI的核心是“弥散”——水分子在体内的随机热运动。就像一滴墨在水中会慢慢散开,正常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范围较广;而缺血的脑组织因细胞肿胀(cytotoxic edema),水分子被 “困住”,弥散受限,运动范围变小。DWI通过施加特定的磁场梯度,测量水分子的弥散速度和范围,并用 “表观弥散系数(ADC)”量化。缺血区域的ADC值会显著降低,在DW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而周围正常组织信号较低,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在发病早期就会出现,比传统影像检查更敏感。

三、DWI在临床中的关键作用

在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DWI的作用无可替代:超早期诊断:发病1-2小时内就能明确缺血部位和范围,帮助医生快速判断是否适合溶栓或取栓治疗。

区分新旧病灶:脑梗死急性期(1-7天)DWI呈高信号,慢性期(超过2周)信号会逐渐减弱,可用于鉴别是新发梗死还是陈旧病灶。

评估预后:通过DWI显示的缺血范围,医生能大致判断脑组织的存活情况。如果缺血区域较小,及时治疗后功能恢复可能性更高;若大面积缺血,可能提示预后较差。

鉴别其他疾病: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类似脑梗死但持续时间短,DWI通常无异常信号,可与真正的脑梗死区分。

四、做DWI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DWI是磁共振检查的一种序列,检查过程与常规 MRI类似,但有几点需注意:

无需空腹:检查前可正常饮食,无需特殊准备。

去除金属物品:手机、钥匙、金属饰品等需提前取下,体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支架等植入物需提前告知医生(多数新型支架可做MRI,但需确认)。

保持静止:检查时需平卧10-15分钟,保持身体不动,否则会影响图像清晰度。若有幽闭恐惧症,可提前与医生沟通使用镇静药物。

无辐射风险:DWI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成像,无X线辐射,对人体安全,可重复检查。

五、DWI的局限性与联合应用

DWI并非完美,它也有局限性:对后颅窝(如脑干、小脑)的小病灶显示可能受伪影干扰;少数情况下,急性脑出血或肿瘤也可能出现弥散受限,需结合CT或增强MRI鉴别。

临床中,医生通常会将DWI与其他序列(如FLAIR、T2WI)联合使用。例如,FLAIR可显示脑组织水肿范围,帮助判断缺血半暗带(可挽救的脑组织),为治疗方案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六、总结:与时间赛跑的“救命影像”

脑梗死的救治,时间就是大脑。DWI凭借对超早期缺血的敏锐捕捉,让医生能在“黄金时间窗”内快速决策,为患者争取溶栓、取栓的机会,最大限度减少后遗症。

随着技术发展,DWI的成像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甚至能用于昏迷患者的床旁检查。这位“侦察兵”的存在,不仅提高了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率,更推动了卒中救治进入“精准时间医学”时代——早一分发现,就多一分希望。

如果身边有人突发偏瘫、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症状,记住:尽快到有DWI检查条件的医院就诊,因为每一秒都在决定大脑的未来。

(刘琪琳 永城市人民医院 磁共振室)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