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DWI序列揭秘脑梗死,超急性期的“白色警报”

2024-06-04 18:0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学影像的神秘世界里,DWI(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宛如一位敏锐的侦探,于脑梗死的超急性期精准捕捉关键线索,拉响关乎生死与健康的“白色警报”。

脑梗死,这一脑血管领域的“急先锋”,发病急骤,犹如脑部血管突发的“交通堵塞”,血流受阻,脑组织缺血缺氧,每分每秒都在经历不可逆的损伤。而超急性期,通常是发病后的数小时内,此时症状初现,病情却已如箭在弦,亟待精准洞察。常规 CT 扫描在这一时期往往略显“迟钝”,难以清晰显现病灶,仿佛迷雾笼罩,让医生难窥真相。

DWI 序列则另辟蹊径,它基于水分子扩散运动的特性成像。在正常脑组织中,水分子扩散相对自由,运动轨迹有条不紊。而脑梗死超急性期,缺血区域细胞水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水分子扩散受限,如同被困住的飞鸟,活动范围急剧缩小。DWI 序列敏锐感知到这种变化,将缺血灶以高信号清晰呈现,与周围正常组织形成鲜明对比,仿若在黑暗中点亮一盏明灯,使病灶无所遁形。

从临床应用而言,这份“白色警报”意义非凡。它为神经内科医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诊断依据,让原本模糊的诊断瞬间清晰。一旦 DWI 明确显示梗死灶,医生便能迅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梗死部位,为后续治疗争分夺秒地规划路径。溶栓治疗,这一脑梗死超急性期的“救命稻草”,对其时间窗的把控极为严苛。DWI 的精准诊断恰似开启绿色通道的钥匙,帮助医生筛选适宜溶栓的患者,确保治疗精准投放,避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最大程度挽救濒临坏死的脑组织,守护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致残致死风险。

在科研领域,DWI 对脑梗死超急性期的研究贡献同样不可小觑。它助力学者深入探究脑梗死发病初期的病理生理演变,揭开细胞水肿、离子失衡等微观变化的面纱,完善疾病机制拼图。不同时间段 DWI 表现的动态观察,串联起脑梗死从萌芽到发展的全过程,为开发新型治疗靶点、优化干预手段提供坚实基础,推动脑血管病研究迈向新高度。

然而,DWI 并非万能钥匙,亦有其局限性。偶尔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如部分非梗死病变可能模拟类似信号,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影像检查综合判断。但瑕不掩瑜,其在脑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核心地位牢不可破。

DWI 序列作为脑梗死超急性期的“白色警报”,以高敏感性、强特异性闪耀于医学影像舞台,是医者手中的利剑、科研者的得力助手,为战胜脑梗死、守护生命健康铸就坚实防线,持续照亮脑血管病诊疗的前行之路,未来也必将在技术革新中续写辉煌,解锁更多生命密码。

(曹玉杰 新蔡月亮湾医院 放射医学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