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要点,争分夺秒保安全

2024-10-21 10:5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急性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生命与预后,需要争分夺秒、精心呵护。

一、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是首要任务。护士应每 15 - 30 分钟监测一次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因为哪怕是细微的波动都可能预示病情变化。血压过高易致再出血,过低则影响脑灌注,需将血压精准控制在合理范围,通常收缩压维持在 140 - 160mmHg 左右。同时,留意心率、呼吸节律,一旦出现异常如心动过缓、呼吸不规则,可能提示颅内压升高或脑疝形成,要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二、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急性期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出现舌后坠、呕吐物误吸等,导致窒息风险大增。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道。若患者呼吸微弱或衰竭,迅速准备好气管插管、呼吸机等设备,辅助通气,确保氧气供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95%以上,为脑细胞提供充足氧分,减轻缺氧性损伤。

三、并发症预防

(一)脑部并发症

颅内压升高是脑出血后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护理中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遵循“量出为入”原则,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避免加重脑水肿。同时,按医嘱定时给予脱水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输注过程中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防止组织坏死。还要警惕脑疝征兆,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瞳孔不等大等,一旦发现,配合医生紧急降颅压、准备手术。

(二)肺部感染

患者长期卧床,咳嗽反射减弱,肺部感染风险高。护理人员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每 2 小时一次,促进痰液排出。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严格做好口腔护理,每日至少两次,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防止下行感染肺部。

(三)压疮

由于肢体瘫痪、长时间受压,压疮极易发生。使用气垫床为患者减压,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定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如骶尾部、足跟等,每 2 - 3 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必要时使用减压贴保护骨突处,避免压疮形成,增加患者痛苦和感染风险。

(四)泌尿系统感染

留置导尿的患者,每日清洁尿道口两次,定期更换尿管,一般每周一次,观察尿液颜色、量及性质,防止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拔除导尿管,恢复自主排尿功能。

四、肢体护理

急性期患者肢体多呈瘫痪状态,要将肢体摆放在功能位,如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微屈等,防止关节挛缩变形。每隔 2 - 3 小时为患者做被动肢体活动,从近端到远端,轻柔按摩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脑出血急性期护理环环相扣,每一个措施都要迅速、精准落实,医护人员需时刻紧绷神经,在争分夺秒中为患者生命安全筑牢防线,全力改善患者预后。

(齐玉杰 郑州市中心医院 护理部)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