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小心!呼吸感染的“隐形危害”——支原体

2025-04-06 13:4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呼吸道感染的“隐秘角落”,支原体宛如一位悄无声息的“刺客”,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它不像细菌那般“明目张胆”,也不同于病毒的“来势汹汹”,却凭借着自身的“隐匿性”和“狡猾性”,在人群中兴风作浪,成为呼吸感染领域不可小觑的“隐形危害”。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小生物,无细胞壁结构,这一独特生理特性使其能够灵活逃脱抗生素的“围剿”,常规针对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对它毫无作用,故而它得以在人体呼吸道内“逍遥法外”,持续滋生繁殖,引发一系列症状。感染后,患者往往先是出现乏力、咽痛、头痛等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症状,极易被忽视,可随后便会发展为顽固性的干咳,少痰或无痰,且咳嗽剧烈程度超乎想象,常常是阵发性连声咳,直至咳得面红耳赤、胸闷气短,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休息,学习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夜间更是难以安睡,整个人被折磨得疲惫不堪。

它的传播途径更是防不胜防,主要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近距离传播,一个不经意的喷嚏、一次普通的交谈、甚至是共处一室的呼吸,都可能导致支原体在无形中扩散。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办公室、商场等,一旦有感染者“潜伏”其中,就极易引发小规模流行,一人患病,周围人纷纷“中招”,形成连锁反应。尤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更是支原体感染的“重灾区”,班级里时常出现多个孩子相继咳嗽、发热,不仅影响学业,还让家长们忧心忡忡。

然而,人们对支原体的认知却普遍不足,常将其初期症状误判为普通感冒,自行服用感冒药应对,结果延误病情,使得支原体在体内“站稳脚跟”,肆意破坏呼吸道黏膜,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可能侵入血液,引发全身性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脑膜炎等,危及生命健康。面对这一“隐形敌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日常预防是关键。在支原体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需前往,务必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置换”出浑浊气体,降低室内病菌浓度;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构筑抵御支原体的“坚固防线”。

若不幸出现疑似支原体感染症状,切勿自行盲目用药,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测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一般选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或氟喹诺酮类等对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辅以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治疗药物,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在治疗期间,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传染他人,直至彻底康复,从支原体的“阴影”下安全走出,重拾健康生活。

支原体虽“隐形”却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提高警惕,认清其“真面目”,以科学的预防和应对策略与之对抗,便能守护好呼吸健康,让这一“隐形危害”无机可乘,在生活的舞台上畅快呼吸,拥抱每一个清新的日子。

(康艳楠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三病区(感染一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