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作为人体运输养分、代谢废物及传递各种信号的媒介,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贯穿于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而生化检验,恰似一位敏锐的侦探,通过解析血液中的“化学奥秘”,洞察身体的健康状况,为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以及健康管理提供关键线索。
一、生化检验的核心指标
(一)血糖
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它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大脑正常运转依赖稳定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正常值一般在 3.9 - 6.1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应小于 7.8mmol/L。当血糖长期超标,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血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被利用,进而引发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症状,长期高血糖还会损伤血管、神经,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二)血脂
血脂包含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等。总胆固醇正常范围约 2.9 - 6.0mmol/L,甘油三酯在 0.56 - 1.7mmol/L 之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 3.4mmol/L 为理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越高越好,常被视为“好胆固醇”,正常男性不低于 1.0mmol/L,女性不低于 1.3mmol/L。血脂异常,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易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多余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变硬,影响血液灌注。
(三)肝功能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正常值通常 ALT 在 7 - 40U/L,AST 在 13 - 35U/L 之间。当肝细胞受损,如患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疾病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入血,使其血清浓度升高。胆红素代谢指标也不容忽视,总胆红素正常在 3.4 - 17.1μmol/L,直接胆红素在 0 - 6.8μmol/L,间接胆红素两者之差。胆红素升高可能源于肝脏摄取、结合或排泄功能障碍,可见于黄疸型肝炎、胆管阻塞等,皮肤巩膜黄染便是其外在表现。
(四)肾功能指标
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是评估肾功能的经典指标。血肌酐正常值男性约 53 - 106μmol/L,女性 44 - 97μmol/L,尿素氮一般在 2.9 - 7.2mmol/L。肾脏如同身体的过滤网,负责清除代谢废物。当肾功能受损,肌酐、尿素氮排出受阻,血液中浓度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可能由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引起,严重时可发展至肾衰竭,危及生命。
二、生化检验的临床意义
(一)疾病诊断
在疾病早期,症状尚未显现或不典型时,生化指标往往已出现异常。例如,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坏死,血液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志物会迅速升高,为早期诊断争取宝贵时间;甲胎蛋白(AFP)对肝癌有较高特异性,若其持续升高,结合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肝癌诊断。
(二)治疗监测
对于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血糖,可依据血糖波动调整降糖药物剂量或种类,防止血糖过高或过低;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同时监测肾功能、电解质,避免药物副作用导致肾损伤或电解质紊乱;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通过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等肿瘤标志物及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评估化疗效果与身体耐受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健康管理
在健康体检中,生化检验能筛选出无症状的潜在疾病风险人群。如血脂异常者,即使无不适,也应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甚至药物干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血尿酸偏高者,需警惕痛风发作,提前调整生活方式,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以防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引发疼痛与炎症。
生化检验以其精准量化的方式,解读血液中的化学密码,为维护健康、抗击疾病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让我们能更早察觉身体异样,把握健康主动权。
(孙星星 信阳市中心医院 医学检验科 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