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护理妙招,助你缓解慢性肺病困扰

2023-03-20 19:5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 慢性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备受折磨。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原则,为慢性肺病患者提供了多种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妙招。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护理在慢性肺病中的应用,从中药调理、食疗养生、穴位按摩、运动锻炼等多个方面,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慢性肺病的困扰。

    一、中药调理,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慢性肺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肺为气之主,司呼吸,若肺气虚损,则容易导致呼吸功能减退;脾为生痰之源,若脾虚生痰,痰浊上犯,阻塞肺气,则进一步加剧肺病的症状;肾为气之根,肾气不足,则不能纳气归肾,肺肾两虚,气不归元,表现为气短不足以息。

    (一)急性期中药调理

    在慢性肺病的急性期,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此时,中医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桑白皮汤、定喘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方剂进行调理。桑白皮汤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痰热壅肺型的患者;定喘汤则能宣肺降气、清热化痰,对于痰多气急、胸闷咳嗽的患者效果显著;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则主要用于痰湿阻肺型的患者,具有燥湿化痰、理气止咳的作用。

    (二)慢性期中药调理

    进入慢性期后,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但体质虚弱,易反复发作。此时,中医可采用增强免疫力、扶正固本的汤剂进行调理,如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汤能降气化痰、温肾纳气,适用于上实下虚、喘咳短气的患者。此外,还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选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等中成药或方剂,以增强肺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二、食疗养生,润肺健脾

    食疗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达到润肺健脾、增强体质的目的。

    (一)润肺食物

    慢性肺病患者应多食用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梨性凉,味甘微酸,能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百合则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肺燥咳嗽、虚烦不安的患者;银耳富含胶质,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对于肺热咳嗽、痰中带血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二)健脾食物

    脾为生痰之源,慢性肺病患者常伴有脾虚症状。因此,应多食用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茯苓、冬瓜等。山药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适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的患者;茯苓则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对于脾虚湿盛、痰饮内停的患者效果显著;冬瓜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适用于水肿胀满、痰喘气急的患者。

    (三)饮食禁忌

    慢性肺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冷饮等。这些食物易生痰热,加重咳嗽、咳痰症状。同时,还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以防痰湿滋生。

    三、穴位按摩,疏通经络

    穴位按摩是中医护理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症状。

    (一)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按摩肺俞穴能调节肺气、宣肺止咳,对于慢性肺病患者出现的咳嗽、气喘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按摩时,可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穴位,每次按压3-5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度。

    (二)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按摩膻中穴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对于慢性肺病患者出现的胸闷、气短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按摩时,可用掌心或拇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摩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

    (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处。按摩足三里穴能调理脾胃、益气补血、强壮体质,对于慢性肺病患者出现的体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每次按压3-5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度。

    四、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肺功能。慢性肺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

    (一)散步

    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适合所有慢性肺病患者。散步时,应保持呼吸均匀、步伐稳健,每次散步30分钟左右,每日1-2次。散步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心肺功能。

    (二)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传统运动方式,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增强体质的功效。慢性肺病患者练习太极拳时,应注意动作缓慢、呼吸自然,每次练习20-30分钟,每日1次。太极拳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通气量。

    (三)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健身功法,具有调理脾胃、疏肝理气、增强体质的作用。慢性肺病患者练习八段锦时,应注意动作规范、呼吸配合,每次练习20分钟左右,每日1次。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托天理三焦”等动作可以牵拉胸肋部、改善胸廓活动度。

    五、情志护理,调畅气机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慢性肺病患者常因病情反复发作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情志护理在中医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二)情绪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情志护理,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关爱。家属的陪伴和鼓励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三)放松技巧训练

    教授患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深呼吸可以使肺部充分扩张和收缩,增加氧气的摄入;冥想则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原则,为慢性肺病患者提供了多种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妙招。通过中药调理、食疗养生、穴位按摩、运动锻炼和情志护理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肺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中医护理,共同迎接健康美好的明天!

(胡云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 肺病脾胃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