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晕厥非小事,心脏警报早知道

2025-07-23 09:4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孩子突然“栽倒”?先别急着说“没事”

“咚”的一声闷响,正在客厅跑跳的小家伙毫无征兆地摔在地板上。几秒钟后,他揉揉眼睛爬起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这种场景,是不是让不少家长心头一紧?

这种现象叫做儿童昏厥,晕厥并不是“晕倒”,儿童昏厥是由于短暂脑供血不足导致的一过性意识丧失及体位不能维持的症状,如晕倒。儿童晕厥具有起病迅速、持续时间短可自行恢复的特点。当意识丧失后,仍存在面色苍白、全身无力、不愿言语或活动,或者有恶心、打哈欠、过度呼吸、心动过缓、头痛等症状。

据不完全统计,约15%的儿童在18岁前至少经历过一次晕厥。但其中只有少数是真正的心脏问题。可一旦摊上心脏问题,后果可能很严重。

二、哪些晕厥要警惕心脏在“求救”?

孩子晕厥的原因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血管迷走性晕厥”,比如憋尿太久突然排尿、看到抽血吓晕,这种大多harmless(harmless此处指无严重危险)。但如果伴随这些情况,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可能是心脏发出的警报:

1.运动中“掉链子”

小明上体育课跑800米,跑到一半突然倒地。老师以为他偷懒,结果发现孩子脸色惨白、嘴唇发紫。这种在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刻晕厥的情况,要警惕心脏结构异常或心律失常。心脏就像个水泵,要是泵血功能出问题,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血液,心脏跟不上,大脑就“断粮”了。

2.晕厥时“脸色不对劲”

正常晕厥可能只是脸色发白,但如果晕厥时孩子嘴唇发紫、脸色发青,甚至四肢抽搐,可能是心脏骤停前的信号。这时候心脏可能突然跳得太快或太慢,导致全身供血中断,医学上叫“心源性晕厥”,这种情况往往来得又快又猛。

3.家族里有“心脏病猝死”史

如果孩子的直系亲属中,有人在年轻时(比如35岁前)突然因心脏病去世,那孩子出现晕厥时,必须第一时间排查心脏问题。某些遗传性心脏病,比如长QT综合征,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平时可能没症状,但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就可能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4.晕厥后“蔫儿”得不正常

一般晕厥恢复后,孩子休息几分钟就满血复活。但如果晕厥后孩子持续头晕、胸闷、心慌,甚至好几天都没精神,也要警惕心脏问题。这可能是心脏功能受损的表现,就像水泵出了故障,即使暂时修好,也需要更长时间恢复。

三、心脏发出的“隐形警报”,你能读懂吗?

有时候,心脏问题不会直接用晕厥“喊话”,而是先放出一些“小信号”。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这些情况,即使没晕厥过,也建议做个心脏检查:

1. 运动后嘴唇发紫,比如跑完步脸蛋通红,但嘴唇却暗暗发紫

2. 经常说“胸口疼”“心慌”,尤其是在运动后

3. 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比如别的孩子能爬5楼,他爬2楼就蹲下来喘气

4. 感冒后脸色变差,腿肿,或者莫名体重增加(可能是心衰导致的水肿)

这些信号就像心脏在“小声抱怨”,如果忽略了,可能会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比如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孩子,小时候没发现,等到出现晕厥时,心脏已经受损严重了。

四、怀疑心脏问题,该做哪些检查?

一旦怀疑孩子晕厥和心脏有关,医生通常会安排这些检查:

1.心电图:给心脏“拍张快照”

这是最基础的检查,能快速发现心律失常、心肌肥厚等问题。做的时候孩子要躺着不动几分钟,就像给心脏做“心电图体检”,没啥痛苦。有时候一次心电图可能抓不到异常,医生会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就是让孩子带个小盒子,记录一整天的心脏跳动,相当于给心脏拍“延时摄影”。

2.心脏彩超:给心脏“做个B超”

就像孕妇做B超看胎儿一样,心脏彩超能看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心脏有没有洞(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瓣膜关不严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引发晕厥。

3.运动负荷试验:给心脏“加加压”

让孩子在跑步机上跑步,同时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很多心脏问题平时藏得很好,一运动就暴露了。比如有些孩子安静时心电图正常,跑步时心跳突然乱套,这就可能是心律失常的线索。

4.基因检测:揪出“遗传黑手”

如果怀疑遗传性心脏病,医生会建议做基因检测。现在技术很成熟,抽点血就能排查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虽然听起来复杂,但能帮医生精准判断风险,制定预防方案。

五、家长能做些什么?记住这“救命三招”

万一孩子发生晕厥,家长的第一反应很重要,慌乱可能耽误时间:

1.别强行“叫醒”孩子

孩子晕厥时,赶紧让他平躺在地上,解开衣领,保持周围空气流通。千万别使劲掐人中、晃脑袋,这些动作没用,还可能伤到孩子。让大脑尽快恢复供血才是关键,平卧位能让血液更容易流回大脑。

2.掐表记时间

晕厥持续多久?有没有嘴唇发紫、四肢抽搐?这些细节要记牢,告诉医生时能帮他们快速判断原因。比如晕厥超过5分钟,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可能需要立即拨打120。

3.恢复后别“马上起身”

孩子醒过来后,先让他躺几分钟,再慢慢扶起来坐一会儿,最后再站起来。突然起身可能导致再次晕厥,就像水壶刚烧开,突然倒过来容易洒出水一样,身体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六、儿童晕厥能预防吗?

答案是:大部分可以!只要早发现、早干预,很多心脏问题导致的晕厥都能有效控制:

1.避免常见诱因‌

‌体位变化管理‌:避免突然站立(如起床或久坐后),教导孩子缓慢起身,站立时间过长时鼓励间断活动腿部肌肉或穿弹力袜促进血液循环‌12。

‌环境与情绪控制‌:减少闷热密闭环境(如长时间洗热水澡)和精神刺激(如恐血、打针焦虑),家长需陪伴安抚并缩短暴露时间‌。

‌情境性动作防护‌:排尿、咳嗽时避免过度用力,保持动作轻缓。

2.基础疾病管理‌

‌心源性晕厥(高危)‌:严格遵医嘱治疗原发病(如肥厚型心肌病、长QT综合征)。‌禁止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脏功能‌。

‌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最常见)‌:增加水盐摄入:每日饮水1.5-2升,适当补充电解质(如淡盐水)‌、识别先兆(头晕、恶心):立即坐下或蹲下防摔倒‌‌

3.生活方式强化‌

‌规律饮食‌:避免空腹,尤其早餐必吃;低血糖倾向者少食多餐,随身携带糖果应急‌24。

‌睡眠与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疲劳积累(睡眠不足削弱身体调节能力)。

适度锻炼:如游泳、慢跑,增强心血管功能,但避免过度劳累。‌

这里要提醒家长:别因为害怕孩子出问题,就禁止所有运动。适当的运动对孩子成长很重要,关键是找医生评估后,确定适合的运动强度。比如有些心脏问题的孩子,不能参加短跑、篮球等剧烈运动,但游泳、慢跑还是可以的。

七、结语

孩子晕厥,家长别草木皆兵,也别掉以轻心。大多数情况确实没事,但该排查的必须排查。就像家里的电器,偶尔跳闸可能是电压不稳,但如果频繁跳闸,就得检查电路是不是有问题了。

作为儿童心脏中心的护师,见过太多因为忽视而延误治疗的案例,也见过很多及时干预后健康成长的孩子。记住:心脏发出的警报,从来不会“小题大做”。关注孩子的每一次“不对劲”,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健康守护。

如果孩子出现可疑的晕厥情况,别犹豫,尽早带他去儿童心脏专科门诊看看。有时候,早一步检查,就能少一分风险,多一分安心。

(顿艳婷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儿童心脏中心二病区 副主任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