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胆囊息肉:超声下的“神秘小疙瘩”,到底要不要慌?

2023-04-13 16: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我们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有时会发现胆囊壁上附着着一些小小的突起物——这就是所谓的“胆囊息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疙瘩往往让患者感到困惑与担忧:它们是什么性质的?会不会恶变?是否需要立即手术治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关于胆囊息肉的那些谜团。

一、什么是胆囊息肉?

通俗地说,胆囊息肉是指从胆囊黏膜表面突出于腔内的局限性病变,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根据其组成成分不同,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等几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胆固醇结晶形成的假性息肉,这类通常没有症状且生长缓慢;而真正由细胞异常增殖构成的真性肿瘤(如腺瘤)则相对较少,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

二、如何诊断?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原因做彩超时偶然发现自己患有胆囊息肉的。医生会通过超声波图像来判断息肉的大小、形态以及数量等信息。有时还会建议进一步做CT扫描或者MRI以获取更详细的影像资料,帮助区分良恶性的可能性。

三、什么情况下应该警惕?

虽然大部分胆囊息肉都是无害的,但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直径超过1厘米:较大的息肉发生恶变的风险较高。

快速增长:短时间内迅速增大也是一个危险信号。

伴有明显不适症状:比如右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存在。

多发性息肉:多个息肉同时出现也可能增加恶变几率。

基底宽大:如果息肉底部较宽而非细长柄状连接,则需更加小心。

四、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于无症状的小息肉(尤其是小于1cm者),一般采取观察随访的策略,定期复查彩超监测变化情况即可。而对于上述提到的高风险因素存在的病例,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切除整个胆囊。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这是一种微创技术,恢复快、并发症少。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被发现有胆囊息肉的人都适合马上动刀。具体决策应基于个体化的评估结果,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个人意愿等因素后做出最佳选择。

五、生活注意事项

即便暂时不需要治疗,也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忽视这个问题。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胆汁淤积的机会。此外,戒烟限酒也有利于维护肝胆系统的整体健康。

六、结论

总之,面对胆囊息肉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可掉以轻心。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了解自身病情,遵循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随访,必要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妥善管理,这个小小的“神秘疙瘩”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当然,如果出现任何疑虑或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田瑞丽 兰考县中心医院 超声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