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运动不止是减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专属运动计划

2025-07-26 09:2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而运动在 PCOS 的管理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其意义远不止于减肥。

一、运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多元益处

对于 PCOS 患者而言,运动能够调节激素水平。它有助于降低胰岛素抵抗,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从而减少卵巢局部雄激素的过量分泌,改善高雄激素血症,进而缓解多毛、痤疮等临床症状,调整月经周期,促进排卵功能的恢复,为生育需求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规律运动还可提升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改善血脂、血糖代谢紊乱状况,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全方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

二、专属运动计划制定原则

在制定运动计划时,需充分考虑 PCOS 患者的身体特点与个体差异。首先,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与受伤,尤其是那些长期缺乏运动的患者,应从低强度、短时间的活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长与强度。其次,注重运动多样性,结合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与柔韧性练习,全面锻炼身体机能,避免单一运动导致的枯燥感与局部过度疲劳。再者,根据患者的体重、体能、作息时间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症等因素,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运动方案,确保运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三、有氧运动:点燃代谢之火

有氧运动是 PCOS 患者运动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快走是一种简便易行且高效的有氧运动方式,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速度,一般保持每分钟 100 - 120 步左右,每次持续 30 分钟以上,每周进行 5 - 6 次。慢跑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关节负担较重或运动基础较弱的患者,可先从快走过渡到慢跑,初始距离不宜过长,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提升逐渐增加跑步里程,同样每周安排 3 - 5 次,每次 20 - 30 分钟。游泳则是一项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对关节压力小,特别适合体重较大或存在关节不适的患者,每周进行 3 - 4 次,每次 30 - 60 分钟,可选择自由泳、蛙泳等不同泳姿交替进行,以锻炼全身肌肉群并提升心肺功能。有氧操如健身操、韵律操等,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进行运动,不仅能消耗热量,还能舒缓身心压力,建议每周参加 3 - 5 次,每次 30 - 45 分钟。

四、力量训练:塑造健康体魄

力量训练对于 PCOS 患者同样不可或缺,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促进脂肪燃烧与体重管理,同时增强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简单的力量训练动作如深蹲,可有效锻炼大腿、臀部肌肉,患者可从徒手深蹲开始,每组 10 - 15 次,每天进行 2 - 3 组,随着力量的提升逐渐增加负荷,如手持哑铃或杠铃进行深蹲练习。平板支撑主要锻炼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背部、肩部等部位的肌肉,每次坚持 30 - 60 秒,每天进行 3 - 5 组,分组进行以保证动作规范与质量。还有墙壁俯卧撑,适合上肢力量较弱的患者,面对墙壁站立,双手撑墙做俯卧撑动作,每组 8 - 12 次,每天 3 - 4 组,逐步增加难度与强度。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与呼吸方法,避免因姿势不当造成损伤,且力量训练应与有氧运动相结合,合理安排训练顺序与间隔时间,一般建议在有氧运动后进行力量训练,或者将两者穿插进行,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

五、柔韧性训练:舒展身心脉络

柔韧性训练能够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同时放松身心,缓解 PCOS 患者可能伴随的焦虑、紧张情绪。瑜伽是柔韧性训练的绝佳选择,各种体式如猫牛式、下犬式、三角式等,能够充分伸展身体的肌肉与韧带,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患者可每周参加 3 - 4 次瑜伽课程,每次 60 - 90 分钟,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感受身体的拉伸与放松。拉伸运动也可在日常随时进行,如站立位体前屈、坐姿腿部拉伸、胸部拉伸等,每个动作保持 15 - 30 秒,重复 2 - 3 次,可在有氧运动或力量训练前后进行,帮助放松肌肉,提高身体的柔韧性与协调性。

六、运动注意事项与坚持策略

PCOS 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腹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帮助。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拉伸等,避免肌肉酸痛与受伤。同时,要保持规律的运动频率,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习惯中,可通过与朋友、家人一起运动,互相鼓励与监督,或者使用运动 APP 记录运动数据与成果,为自己设定阶段性的运动目标与奖励机制,激发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持之以恒地坚持运动,才能收获运动对 PCOS 病情改善与身体健康带来的持久益处,开启健康生活的新篇章。

(李孟玮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妇产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