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备一个小药箱:感冒药、退烧药、创可贴、碘伏……甚至有人把保健品、维生素也一股脑塞进去,仿佛“药越多,越安心”。可真到用时才发现,要么药物过期,要么不对症,要么根本不知道该吃哪种。家庭药箱的真正意义,不是“囤药”,而是“精准储备”——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需求,科学搭配常用药,让小药箱成为关键时刻的“健康守护者”。
一、先“看人”再备药,特殊需求别忽略
儿童: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感冒、发烧、腹泻更常见,需备儿童专用剂型,避免成人药掰碎服用导致剂量不准;若孩子有过敏史,还需备抗过敏药。
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病,需长期服药,药箱中应预留一周的常用药量,避免断药;同时备好急救药,并标注清楚用法,防止突发情况手忙脚乱。
孕妇/哺乳期女性:用药需格外谨慎,备药前务必咨询医生,避免自行购买含激素、抗生素或活血成分的药物。
慢性病患者:如哮喘患者需备沙丁胺醇吸入剂,糖尿病患者需备葡萄糖片,癫痫患者需备抗癫痫药,且需定期检查药物有效期,防止过期失效。
二、常备“四大类”,覆盖80%小毛病
1、感冒药/退烧药:
感冒是最高发的“小病”,但无需囤多种感冒药,选1-2种对症的即可。若伴发烧,可备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注意两者不可同时服用,且避免与复方感冒药重复用药。
2、外用药/消毒用品:
小伤口需碘伏或酒精、无菌纱布、创可贴;若被蚊虫叮咬,可备炉甘石洗剂;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若轻微可涂烫伤膏,严重需就医。
3、肠胃药:
饮食不规律易引发腹泻或便秘,可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开塞露;若经常胃痛、反酸,可备铝碳酸镁,但长期不适需就医排查胃病。
4、抗过敏药:
花粉、尘螨、食物都可能引发过敏,轻症可备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需立即拨打120,并备好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
三、药品“保质期”≠“安全期”,定期清理是关键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过期,药就能吃”,其实药品的“保质期”是在未开封、按说明书储存的条件下的有效期。一旦开封,或储存不当,药效可能提前失效,甚至变质产生有害物质。
如何科学管理药品有效期?
分类标注:用标签或记号笔在药盒上标注开封日期,避免混淆;
定期检查:每3个月清理一次药箱,丢弃过期、变色、结块或异味的药品;
特殊药品单独管:眼药水开封后仅限4周内使用;硝酸甘油需避光保存,且每3-6个月检查是否失效。
四、储存有讲究,“三防”原则要记牢
防潮:浴室、厨房水槽旁湿度大,易导致药品受潮变质,药箱应放在干燥的卧室衣柜或书房抽屉;
防热:阳光直射或靠近暖气、烤箱会导致药品分解,药箱需避光存放,温度控制在25℃以下;
防儿童:孩子好奇心强,可能误吞药品,药箱需加锁或放在高处,避免儿童接触;若误服药品,立即携带药品包装就医,告知医生成分和剂量。
五、备药≠依赖药,健康管理是根本
这些情况必须就医:感冒发烧持续3天以上未缓解,或伴剧烈头痛、皮疹;腹泻伴血便、高烧,或脱水症状;胃痛剧烈、反复呕吐,或体重明显下降;过敏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反应。
愿每个家庭的小药箱,都能成为关键时刻的“安心盾”,让健康常伴左右,让生活更从容美好!
(陈瑞霞 新密市中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