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状腺结节的“形态”,是超声检查的“重点观察项”
甲状腺结节就像甲状腺里长的“小疙瘩”,做超声检查时,医生会仔细观察它的各种特征,其中“形态”是判断结节性质的关键。形态指的是结节的形状、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这些细节能告诉我们结节是“老实本分”还是“不怀好意”。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不会闹事,但少数可能是恶性的(甲状腺癌)。通过超声看形态,能帮我们尽早发现那些“有问题”的结节,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先看“形状”:规则还是不规则
结节的形状是形态观察的第一步,就像看一个物体是方方正正还是歪歪扭扭:
1.形状规则:多是良性信号
良性结节大多形状规则,比如圆形或椭圆形,就像一颗圆润的珠子,边缘整齐,看起来“规矩”。这种结节生长速度慢,通常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对身体没什么影响。
2.形状不规则:需要多留意
恶性结节往往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可能呈现分叶状、毛刺状,就像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这种不规则是因为恶性细胞生长不受控制,向周围组织无序侵犯,导致结节形态变得“怪异”。
形状规则的结节不一定全是良性,但形状不规则的结节需要更密切的关注,通常会建议进一步检查。
三、再看“边界”:清晰还是模糊
结节的边界指的是结节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的分界线,就像一幅画的轮廓是否清晰:
1.边界清晰:良性可能性大
良性结节的边界大多很清晰,能清楚地看到结节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和周围组织“泾渭分明”。这是因为良性结节有完整的包膜,不会随意侵犯周围组织。
2.边界模糊:恶性风险升高
恶性结节的边界往往模糊不清,就像墨水滴在宣纸上晕开一样,和周围组织融合在一起,分不清界限。这是因为恶性细胞会向周围正常组织浸润生长,破坏了正常的组织界限。
边界是否清晰,能辅助判断结节的生长方式,边界模糊的结节需要警惕恶性可能。
四、关注“纵横比”:竖着长还是横着长
纵横比是超声检查中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指的是结节的前后径(竖着的直径)与左右径(横着的直径)的比值:
1.纵横比<1:横着长,良性常见
大多数良性结节是横着生长的,前后径小于左右径,纵横比小于1,就像一块平放在地上的饼。这种生长方式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小,相对安全。
2.纵横比>1:竖着长,恶性需警惕
恶性结节常常竖着生长,前后径大于左右径,纵横比大于1,就像一根立在地上的小棒。这种“垂直生长”的特性是恶性结节的典型表现之一,需要重点关注。
纵横比虽然是一个数字指标,但能客观反映结节的生长趋势,对判断性质有重要参考价值。
五、观察“内部结构”:实性、囊性还是混合性
结节的内部结构指的是结节里面是实心的、空心的还是既有实心又有空心,不同结构对应的性质也不同:
1.囊性结节:多为良性
囊性结节内部是液体(像水泡),超声下看起来是无回声的“黑块”,边界清晰。这种结节大多是良性的,可能是甲状腺滤泡发生囊性变形成的,通常不会恶变,小的囊性结节甚至不用处理。
2.实性结节:良恶性都可能
实性结节内部是固体组织,超声下看起来是低回声或等回声的“灰块”。实性结节可能是良性的(如甲状腺腺瘤),也可能是恶性的(如甲状腺癌),需要结合形状、边界等其他特征综合判断。
3.混合性结节:有囊有实,良性为主但需留意
混合性结节内部既有液体又有固体组织,超声下看起来是“黑块”中夹杂着“灰块”。大多数混合性结节是良性的,但如果实性部分出现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等特征,也可能存在恶性风险。
内部结构能反映结节的形成原因,结合其他形态特征,能更准确地判断结节性质。
六、“钙化”情况:细小钙化要警惕
钙化是结节内部的钙质沉积,超声下看起来是强光点,不同类型的钙化意义不同:
1.粗大钙化:良性多见
粗大钙化是指较大的钙化点或钙化斑,超声下呈块状强回声,大多出现在良性结节中,是结节老化的一种表现,不用过于担心。
2.细小钙化(沙砾样钙化):恶性风险高
细小钙化是指微小的、散在的钙化点,就像沙子一样分布在结节内。这种钙化常见于恶性结节,是因为恶性细胞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容易出现钙质沉积。
发现细小钙化时,往往提示结节恶性风险较高,需要进一步做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七、“血流信号”:多少和分布有意义
超声还能检测结节内部及周围的血流信号,看血液供应是否丰富,分布是否规则:
1.血流不丰富或规则分布:良性可能大
良性结节的血流信号通常不丰富,或主要分布在结节周围,内部血流少,分布规则。这是因为良性结节生长缓慢,对血液供应的需求不高。
2.血流丰富且分布紊乱:恶性需关注
恶性结节的血流信号往往比较丰富,而且分布紊乱,结节内部和周围都可能有杂乱的血流。这是因为恶性细胞生长迅速,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来维持,导致血管无序增生。
血流信号能反映结节的生长活力,血流丰富且紊乱的结节需要警惕恶性可能。
八、超声报告里的“TI-RADS分级”:综合形态定风险
超声科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形态特征(形状、边界、纵横比、钙化、血流等),对结节进行TI-RADS分级,用来评估恶性风险:
1.1-2级:几乎都是良性
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无钙化等异常,恶性风险为0,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
2.3级:可能良性
结节有轻微异常(如形状稍不规则但边界清晰),恶性风险小于2%,通常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观察变化。
3.4级:可疑恶性
4级又分为4A、4B、4C级,恶性风险分别为2%-10%、10%-50%、50%-90%。这类结节需要进一步做穿刺活检,明确是否为恶性。
4.5级:高度可疑恶性
结节具有明显的恶性形态特征(如不规则、边界模糊、细小钙化等),恶性风险大于90%,通常建议尽快手术或穿刺活检。
TI-RADS分级是对结节形态特征的综合判断,能让医生和患者更直观地了解结节的风险程度。
九、发现结节后该怎么办?根据形态特征定方案
拿到甲状腺超声报告后,不用因为看到“结节”就恐慌,要根据结节的形态特征和TI-RADS分级采取不同的措施:
1.良性可能性大的结节(1-3级)
l 定期复查:每6-12个月做一次甲状腺超声,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是否有变化。
l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合理饮食(适量摄入碘)。
2.可疑恶性的结节(4级及以上)
l 穿刺活检:在超声引导下取少量结节组织做病理检查,这是判断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
l 遵医嘱治疗:如果活检证实是恶性,需要尽快手术治疗;如果是良性,定期复查即可。
不管结节是哪种情况,都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焦虑或忽视不理。
十、甲状腺超声检查前,这些事要知道
做甲状腺超声检查很简单,做好这些准备能让检查更顺利:
1.不用空腹
甲状腺超声检查不需要空腹,吃饭喝水不会影响检查结果,可以正常饮食。
2.穿着宽松
穿领口宽松的衣服,避免穿高领毛衣或紧身衣,方便暴露颈部,减少检查时的不适。
3.保持放松
检查时保持头部后仰,放松颈部肌肉,配合医生转动头部,这样能让超声探头更清晰地观察甲状腺和结节。
4.带上既往报告
如果之前做过甲状腺超声,带上报告供医生对比,了解结节的变化情况。
甲状腺超声是发现和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手段,而结节的形态特征是判断其性质的关键。通过观察形状、边界、纵横比、钙化、血流等细节,结合TI-RADS分级,能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风险,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定期做甲状腺超声检查,关注结节的形态变化,才能更好地守护甲状腺健康。
(徐瑞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