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中医视角看精神科疾病,饮食护理有何妙方

2025-02-15 09:2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精神科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作为传统医学瑰宝,在精神科疾病治疗与护理中独具特色。其中,饮食护理作为中医护理重要组成部分,对精神科疾病患者康复起着关键作用。中医强调“药食同源”,认为通过合理饮食搭配,可调节人体气血阴阳,达到辅助治疗疾病、促进身心康复的目的。

一、中医对精神科疾病的认识

中医将精神科疾病归为“癫狂”“郁病”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情志失调是重要诱因,如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紊乱,进而引发脏腑功能失调。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可使气机升降失常,或上逆,或郁结,影响心神。例如,过度愤怒易致肝气上逆,出现烦躁易怒、头痛目赤等症状;过度忧思则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引发失眠、健忘等问题。

正气衰弱,即脏腑亏虚,也是发病基础。心主神明,脾主运化,肾藏精生髓,若心、脾、肾等脏腑功能虚弱,气血津液生成不足,不能滋养心神,便会导致精神异常。如心脾两虚者,常见失眠多梦、神疲乏力、心悸健忘等症状。

内生邪气致病,以火、痰、瘀为主。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易生痰生热,痰火扰心,使人狂躁不安;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瘀血阻络,影响心神,导致精神错乱。遗传因素在中医看来,是先天禀赋不足,使人体易感外邪或内生邪气,增加患病风险。

二、中医饮食护理原则

(一)饮食有节

中医强调饮食需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损伤脾胃功能。过量进食,脾胃负担加重,易导致痰湿内生,阻碍气机,影响精神状况;长期饥饿,气血生化无源,脏腑失养,也会加重病情。建议三餐规律,每餐七分饱,细嚼慢咽,以助消化。尤其晚餐不宜过晚或过饱,以免影响睡眠和脾胃运化。

(二)因时制宜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是中医重要原则。春季阳气生发,宜食辛甘发散之物,如韭菜、葱白,以助阳气升发;夏季炎热,易耗伤气阴,可适量进食清热解暑的绿豆、西瓜;秋季干燥,应多吃滋阴润燥的银耳、百合;冬季寒冷,适合温补的羊肉、桂圆,以抵御寒气。

(三)因人制宜

体质差异决定饮食选择。阳虚者,体内阳气不足,宜食温性食材,如生姜、桂皮,以温阳散寒;阴虚者,体内阴液亏虚,适合百合、鸭肉等甘凉之品,以滋阴润燥;痰湿体质者,体内痰湿积聚,需减少肥甘厚味,多食薏苡仁、冬瓜,以健脾利湿。老人脾胃虚弱,应以软烂易消化食物为主;儿童生长发育期,需保证营养均衡。

(四)五味调和

辛甘酸苦咸五味需平衡搭配。辛味行气活血,但过量食用易伤津耗气;甘味补益脾胃,多食则生湿;酸味收敛固涩,过服损筋脉。日常饮食应避免偏嗜,如高血压患者需控盐,糖尿病患者限糖,通过五味平衡维持脏腑协调。

三、不同证型精神科疾病的饮食护理妙方

(一)肝郁气滞型

此类患者多表现为情绪抑郁、胁肋胀痛等。饮食宜选用疏肝理气的食物,如陈皮、玫瑰花等。可饮用陈皮玫瑰花茶,取陈皮10克、玫瑰花12克,沸水冲泡代茶饮。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玫瑰花可疏肝解郁、和血散瘀,二者搭配,共奏疏肝理气之效。

(二)痰火扰心型

症状多为心烦失眠、狂躁不安等。饮食应清热化痰、宁心安神,可选择白萝卜、苦瓜等。白萝卜米汤是不错的选择,白萝卜辛甘,能消食化滞和中、健胃运脾、顺气化痰,与大米同煮为汤,可强健脾胃,清除痰热。

(三)心脾两虚型

表现为失眠多梦、神疲乏力等。宜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山药等。红枣桂圆山药粥,取红枣10枚、桂圆15克、山药50克、大米100克,一同煮粥食用。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桂圆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山药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共同发挥补益心脾的作用。

(四)阴虚火旺型

患者常见五心烦热、失眠盗汗等症状。饮食需滋阴降火,可选用百合、银耳、鸭肉等。百合银耳鸭肉汤,将百合20克、银耳15克、鸭肉200克炖煮食用。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可滋阴润肺、养胃生津,鸭肉能滋阴养胃、利水消肿,对阴虚火旺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四、饮食禁忌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食物

精神科疾病患者需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醪糟、煎炸、烧烤之物。这些食物性热,食后易生热,加剧体内“火”势,加重病情。同时,要避免食用各种鱼类、肥肉及难消化之物,以防加重脾胃负担,生痰湿。

(二)特殊情况饮食调整

对于便秘患者,应保证每日大便通畅。可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若患者体内痰热较甚,不宜食用滋补中药或滋补类食物,如熟地黄、当归、山茱萸、羊肉、牛肉、鱼类、鸡肉等,以免加剧病情。若确实需要,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食用。

五、结语

中医饮食护理在精神科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遵循饮食有节、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五味调和等原则,针对不同证型采用相应饮食护理妙方,并注意饮食禁忌与特殊情况调整,可有效调节患者身体机能,改善精神症状,促进康复。然而,中医饮食护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患者及家属不可盲目自行实施。希望广大精神科疾病患者能在中医饮食护理的帮助下,早日恢复健康,重归美好生活。

(宋静如 西华县中医院 精神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