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介入治疗能有效控制肿瘤,但术后患者常遇到一个难题:嘴巴张不开、吞咽疼痛或困难。这不仅影响吃饭,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脱水甚至呛咳。其实,通过科学的护理和饮食调整,患者完全能吃得营养、吃得舒服。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您如何应对术后进食难题。
一、为什么术后吃饭这么难?
术后进食困难主要和三个原因有关:
1. 嘴巴张不开
手术可能损伤控制张口的关节或肌肉,导致患者最大只能张开1-2指宽(正常人能张开3-4指)。食物放不进嘴里,连勺子都可能卡住。
2. 吞咽像“刀割”
术后口腔黏膜可能水肿、溃疡,或因放疗产生炎症,吞咽时疼痛剧烈,尤其是吃酸、热或粗糙的食物时更难受。
3. 食物“卡喉咙”
咀嚼肌或咽部肌肉无力,食物嚼不烂、咽不下,甚至可能误吸(食物进入气管),引发危险。
二、实用护理技巧:让吃饭不再痛苦
技巧1:食物“变小变软”,解决张口难
1.切小块、打成泥:把食物切成小于1厘米的小块,或用搅拌机打成泥(如土豆泥、鱼肉粥)。
2.用对工具:改用小号硅胶勺(避免金属勺刺激伤口),或直接用吸管喝流食。
3.温度要温和:食物温度接近体温(35-40℃),别吃太冷或太热的东西。
技巧2:缓解疼痛,让吞咽更轻松
1.吃药止痛:按医生建议,进食前5分钟用含麻醉成分的漱口水(如利多卡因溶液)漱口,减轻疼痛。
2.避开刺激食物:不吃番茄、柑橘等酸性食物,以及辣椒、芥末等调料;选择香蕉、苹果泥、燕麦粥等温和食物。
3.调整姿势:吃饭时坐直或半躺(床头抬高30°),头稍向前倾,减少食物残留和呛咳风险。
技巧3:锻炼肌肉,慢慢恢复吞咽功能
1.张口练习:用干净的手轻轻撑开嘴角,每天3次,每次5分钟,逐渐增加力度。
2.咀嚼训练:从软食物(如蒸软的胡萝卜、豆腐)开始,鼓励患者用两侧牙齿交替咀嚼。
3.空吞咽练习:不吃饭时做吞咽动作,或含一小口水仰头咽下,帮助协调吞咽反射。
注意:所有训练需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用力过猛伤到伤口。
三、这样吃,营养又好消化
术后患者需要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来帮助恢复。
1.少量多餐:每天吃5-6顿,避免一次吃太多。
2.水分补充:如果喝水容易呛,可以用增稠剂(如黄原胶)把水调成糊状。
3.补维生素:口服复合维生素片,弥补饮食不足。
四、这些情况要立刻看医生!
尽管护理能缓解大部分问题,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必须马上联系医生:
1.持续发烧(体温>38.5℃),可能是感染;
2.吞咽时剧烈呛咳或呼吸困难,可能是误吸;
3.一周内体重下降超过2公斤,提示营养不良风险。
口腔癌术后进食恢复需要时间,患者和家属别着急。通过调整食物、缓解疼痛、科学锻炼和合理营养,大多数人能逐步克服困难,重获好胃口。记住:每一口饭,都是向健康迈进的一步。家人多鼓励,患者多配合,康复一定会更快到来!
(白建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介入科二病区(5)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