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糖尿病患者术前控糖:一场与风险的“博弈战”

2025-08-04 12:0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糖尿病患者面临手术时,医生反复强调的“术前必须控制血糖”并非危言耸听。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0倍,而这一数字背后,是血糖失控引发的多重病理机制在作祟。本文将从感染风险、伤口愈合、麻醉安全、并发症预防四个维度,揭示术前控糖的科学逻辑。

一、高血糖:细菌的“培养皿”与免疫的“抑制剂”

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风险激增的核心机制,在于高血糖对免疫系统的双重打击。

1.免疫功能抑制:持续高血糖会损害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趋化、吞噬功能,导致细菌清除能力下降。研究显示,当血糖>11.1mmolL时,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降低40%。

2.细菌繁殖温床:体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直接为细菌提供营养,尤其是手术切口处的渗出液,成为细菌定植的“理想培养基”。一项针对骨科手术的研究发现,血糖>8.3mmolL的患者切口感染率是血糖正常者的3.2倍。

3.微循环障碍: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发微血栓形成,使手术部位血供减少,进一步削弱局部抗感染能力。例如,糖尿病足患者截肢术后,若血糖未达标,残端感染率可高达65%。

临床案例:一位62岁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因术前未控制血糖(空腹12.8mmolL),术后第三天出现切口红肿渗液,细菌培养证实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住院时间延长至21天,医疗费用增加3倍。

二、代谢紊乱:伤口愈合的“隐形杀手”

手术伤口愈合需经历炎症期、增殖期、重塑期三个阶段,而高血糖会全程干扰这一过程:

1.炎症期延长:高血糖抑制炎症细胞趋化,导致坏死组织清除延迟。动物实验显示,糖尿病大鼠切口炎症期比正常大鼠延长2-3天。

2.增殖期受阻:

-胶原蛋白合成减少:高血糖激活蛋白激酶C(PKC)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分泌Ⅰ型胶原蛋白,使伤口张力强度降低30%-50%。

-新生血管形成障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下降,导致切口血供不足。临床观察发现,血糖>10mmolL的患者,术后7天切口血运评分比血糖正常者低1.8分(满分5分)。

3.重塑期异常:糖基化终产物(AGEs)积累使胶原纤维交联异常,导致瘢痕弹性下降、易破裂。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切口瘢痕破裂风险是正常人的2.4倍。

数据支撑:一项纳入1200例腹部手术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表明,术前血糖<7.8mmolL的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仅为4.2%;而血糖>10mmolL者,发生率升至18.7%。

三、麻醉与应激:血糖波动的“双重暴击”

手术应激会触发神经内分泌反应,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形成“术前高血糖→应激反应→血糖更高”的恶性循环:

1.麻醉风险增加:

-药物代谢异常:高血糖影响肝脏酶活性,使丙泊酚、芬太尼等麻醉药代谢减慢,易导致呼吸抑制。

-电解质紊乱:胰岛素缺乏引发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术中易出现低钾血症,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2.应激性高血糖:手术创伤刺激皮质醇、儿茶酚胺分泌,使肝糖输出增加。研究显示,中等手术可使血糖升高2.8-4.2mmolL,大手术则升高5.6-8.3mmolL。

3.急性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应激状态下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若合并感染、脱水,易诱发DKA。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老年人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因渗透性利尿导致严重脱水,血渗透压可>350mOsmkg,死亡率高达40%。

指南推荐:根据《中国糖尿病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专家共识》,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空腹血糖应控制在5-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3mmolL;急诊手术患者随机血糖应<10mmolL,若>13.9mmolL需推迟手术并启动胰岛素治疗。

四、术前控糖:多学科协作的“精准管理”

实现术前血糖达标需内分泌科、外科、麻醉科、营养科共同参与:

1.药物调整:

-口服药:术前3天停用磺脲类(如格列美脲)、非磺脲类促泌剂(如瑞格列奈),改用短效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控制血糖。

-胰岛素:基础-餐时方案(如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是常用选择,需根据血糖波动调整剂量。

2.营养干预:

-碳水化合物:术前10小时饮用12.5%碳水化合物饮料(400ml),可减少胰岛素抵抗,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蛋白质:摄入1.5-2.0gkgd优质蛋白(如乳清蛋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3.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CGM):适用于血糖波动大或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可实时显示血糖趋势。

-指尖血监测:术前每天监测空腹、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记录波动曲线。

患者教育:一位55岁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通过术前1周的饮食控制(每日碳水150g)、门冬胰岛素30早12U晚10U注射,将空腹血糖从9.8mmolL降至6.5mmolL,术后切口一期愈合,住院时间缩短4天。

结语:控糖是手术成功的“隐形基石”

糖尿病患者术前控糖,本质是通过多维度干预降低手术应激对代谢系统的冲击。从免疫防御到伤口修复,从麻醉安全到并发症预防,每一个环节都依赖血糖的精准管理。对患者而言,术前控糖不仅是医生的指令,更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毕竟,一场成功的手术,始于术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张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术部 副主任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